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日明专利>正文

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345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其包含:一内杆,该内杆两端各设有接合孔;两外套管,各套合该内杆一端,外套管端缘后方设有一容槽,该容槽后方设有一套环,该套环套合内杆一端;两锁固组件,各包括一控制环、一结合栓、一端盖,该控制环置入该外套管的容槽内,该结合栓穿设该控制环,并与内杆的接合孔接合,该端盖与该外套管端缘固定,并迫紧该控制环抵止于该外套管的套环与内杆;借由该锁固组件的控制环与端盖分离为两构件的组设,具有提升组配的精准度,且无需焊接加工步骤,以节省人力及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举重器材的杠铃杆,尤指一种可达安全稳定健身的改进的杠铃杆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6所示,常用杠铃杆结构,是由一内杆61、两外套管62、两梯形套63、两结合栓64所组设而成;该内杆61两端各设有接合孔611 ;该外套管62分别套合于该内杆61的两端,管内固设有一具通孔的套环621,该内杆61的外缘恰可与该套环621贴抵,另于套环621与外套管62的管缘间形成一槽套622,以供一具阶梯内通孔631的梯形套63置入,同时抵止于该内杆61的杆端,借由一具套合部641的结合栓64穿设该梯形套63的内通孔631,并抵止于内通孔631的孔口端缘,与内杆61的接合孔611螺合固定,再将该梯形套63与外套管62于槽套622处予以焊固接合,以达到一安全锁固的杠铃杆结构。 本设计人发现,常用的改进的杠铃杆结构,该梯形套置入外套管的槽套要求高精密配合,且该梯形套的外缘与外套管的内缘槽套作大面积的接合,因此,该外套管的槽套与该梯形套的外缘需相同精密水平加工,倘两者间的接合若产生些许的水平误差,将会造成梯形套过大则无法置入外套管的槽套,或是梯形套过小而与外套管的槽套间形成多余空间,将造成非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包含:一内杆,所述内杆两端各设有接合孔;两外套管,各套合于所述内杆一端,所述外套管端缘后方设有一容槽,所述容槽后方设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合于所述内杆一端;两锁固组件,各包括一控制环、一结合栓、一端盖,所述控制环置入所述外套管的容槽内,所述结合栓设有一套合部,所述结合栓的套合部穿设于所述控制环,并与所述内杆的接合孔接合,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套管端缘固定,并迫紧所述控制环抵止于所述外套管的套环与所述内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杠铃杆结构包含一内杆,所述内杆两端各设有接合孔;两外套管,各套合于所述内杆一端,所述外套管端缘后方设有一容槽,所述容槽后方设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套合于所述内杆一端;两锁固组件,各包括一控制环、一结合栓、一端盖,所述控制环置入所述外套管的容槽内,所述结合栓设有一套合部,所述结合栓的套合部穿设于所述控制环,并与所述内杆的接合孔接合,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套管端缘固定,并迫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日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日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