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光混凝土制作,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制作透光混凝土构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将大量的透光纤维束进行固定,之后与混凝土浆料结合并凝固后,形成最终的透光混凝土构件。为了实现透光混凝土构件的高效率、批量化制作,那么必然需要解决大量纤维束的统一分散固定、连续输出及整齐截断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2、目前,已公开的制作透光混凝土构件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纤维的分散固定问题,一般采用在聚苯板等有机材料板上直接插纤维束或者木模板上钻孔后插纤维束等方案。在上述方法中,需要将纤维截断成大量的短纤维,之后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辅助的方法将每个纤维按照定位插入到定位板材上。
3、为实现透光混凝土构件的透光效果,预制构件中一般会设置成百上千根透光纤维束,由于构件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最终纤维束将会被截断成一段段的短纤维。由于纤维数量众多,为实现每根纤维垂直向上,一般采用将短纤维插入定位板材的方案。现有方案首先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逐根插入,其次由于截断后的纤维不具有连续性,在制作完每一块透光混凝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式支撑架体、固定于支撑架体上的柱状固定轴杆(6)、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体上的柱状的转动轴杆(5)、驱动转动轴杆(5)转动的驱动机构和作用于驱动机构上的复位机构(8),固定轴杆(6)横截面为四角呈圆角的矩形,转动轴杆(5)横截面为椭圆形,转动轴杆(5)与固定轴杆(6)平行且等间距交错排布,驱动机构两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其中部与转动轴杆(5)侧面活动连接,复位机构(8)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一端设置于驱动机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体由端部支撑架(1)、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式支撑架体、固定于支撑架体上的柱状固定轴杆(6)、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体上的柱状的转动轴杆(5)、驱动转动轴杆(5)转动的驱动机构和作用于驱动机构上的复位机构(8),固定轴杆(6)横截面为四角呈圆角的矩形,转动轴杆(5)横截面为椭圆形,转动轴杆(5)与固定轴杆(6)平行且等间距交错排布,驱动机构两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其中部与转动轴杆(5)侧面活动连接,复位机构(8)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体上,一端设置于驱动机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体由端部支撑架(1)、底部撑杆(2)、水平连杆(3)组成,端部支撑架(1)由两根立杆(11)和两根横杆(12)焊接组成口字型平面架体,端部支撑架(1)的立杆(11)上部设置矩形贯穿孔(13),贯穿孔(13)轴向垂直于端部支撑架(1)平面,底部撑杆(2)设置在端部支撑架(1)同侧端部之间,底部撑杆(2)的端头与端部支撑架(1)两立杆(11)的底脚侧面焊接连接,水平连杆(3)为两条长度与底部撑杆(2)长度相同的矩形钢板,位于端部支撑架(1)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连杆(3)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数组转轴孔(31)和固定轴孔(32),其中一个转轴孔(31)和两个固定轴孔(32)为一组,各组间的转轴孔(31)与两个固定轴孔(32)的中心点为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型透光纤维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杆(5)由第一主轴杆(51)、设置在第一主轴杆(51)横截面中心位置的转动轴(52)和设置在第一主轴杆(51)侧面横截面同一长径方向靠近边缘位置处的转动销轴(53)组成,转动轴杆(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敢,吕雪源,姚博强,王志勇,杨华东,王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天津工业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