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帘线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4x1ut是我司在钢帘线领域新开发的一种ut规格,替代传统的3*0.20+6*0.35ht等规格,其超高强度既能有效地提高轮胎胎体、带束层的强度和轮胎的安全性能,也能减小轮胎中钢帘线和胶料(4*1ut的直径为0.84mm,3*0.20+6*0.35ht的直径为1.13mm)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针对4x1ut在开发过程生产时没有固定的工艺,普遍采用的是用1+6ht的预变形成绳架,如图1所示,使钢丝在捻制前的经过预变形,经过直径3mm的成绳点widia捻制成绳,经过u型反向轮、虚捻器、校直器达到成绳质量的要求。
3、注:预变形的作用是将钢丝进行预变形,使在捻制过程中容易成绳。
4、由于4x1ut的单丝强度接近3400n/mm2,捻距27mm。钢丝的超高强度、钢帘线结构的特殊性——结构中心有空隙,致使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间断性出现一根钢丝被挤进中心位置,出现错位现象,如图2所示,大捻距和钢丝直径0.38mm及超高强度,会导致在双捻的过程中出现捻距不均(约25mm无捻距,图3)、松散的问题。
5、在使用1+6预变形成绳架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成绳缺陷问题:错位和捻距不均,此工艺是每根钢丝经过预变形后,都按一定的角度进入成绳点捻制成绳,因为钢丝进过预变形进行了预变形(钢丝在径向自由度没有限制),预变形出线端至成绳点的距离大于80mm,变形的钢丝在成绳点位置会产生偏移(钢丝变形改变位置),帘线横截面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采用预变形一+分线盘+预变形二+disc+压模、v型反向轮和双校直器+虚捻器工艺,稳定了4x1 ut的成绳结构,避免了成绳缺陷—错位、捻距不均和松散。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四根钢丝从工字轮放线经过张力摆杆,进过换向轮进入预变形一,经过四孔分线盘对应位置,再穿过预变形器二、disc,对钢丝再次进行了预变形,进入压模,再依次经反向轮、牵引轮一、校直器一、牵引轮二、虚捻器、牵引轮三、校直器二、牵引轮四、收线。
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反向轮采用v型槽的反向轮。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采用复合的预变形组件,采用预变形一+分线盘+预变形二+disc+压模、v型反向轮和双校直器+虚捻器工艺,稳定了4x1 ut的成绳结构,避免了成绳缺陷—错位、捻距不均和松散,改进的工艺与原有的工艺1+6工艺对比,有效提高了4x1ut的成绳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6、采用本方案生产,能够稳定该结构的成绳质量,本方案采用的工艺备件都是现有规格的,不需要重新采购或定制,也不需要对机台本身进行改造,利于方案推广或转换生产其他规格,减少生产技术人员调整时间,改造成本低,保证了生产过程及成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四根钢丝从工字轮放线经过张力摆杆,进过换向轮进入预变形一,经过四孔分线盘对应位置,再穿过预变形器二、DISC,对钢丝再次进行了预变形,进入压模,再依次经反向轮、牵引轮一、校直器一、牵引轮二、虚捻器、牵引轮三、校直器二、牵引轮四、收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向轮采用V型槽的反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x1ut钢帘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四根钢丝从工字轮放线经过张力摆杆,进过换向轮进入预变形一,经过四孔分线盘对应位置,再穿过预变形器二、disc,对钢丝再次进行了预变形,进入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博,吕伟刚,李春辉,吴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