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电力基础设施中,电缆隧道作为承载高压输电线路的关键通道,其安全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
2、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以及保证人身安全,在电缆隧道内顶部通常会设置智能巡检机器人,利用巡检机器人在隧道内自主运行,能够使巡检机器人上的高清摄像头对隧道内进行巡视和检查;但是,在现有的巡检机器人进行巡视和检查工作期间,当发现电缆隧道内因地下水位变化、降雨、周边渗水、结构渗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存在积水时,现有的巡检机器人仅能通过摄影将积水的图片传输至控制中心,之后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再调配维修员进入电缆隧道内,让维修员对电缆隧道内的积水进行清理并检修电缆隧道内是否存在漏水,因此,现有技术在对电缆隧道内的积水进行清理时,依旧需要人工进入电缆隧道内对积水进行清理,不仅麻烦,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有导向件和巡检机器人(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外壳(2)、支撑板(3)、电动推杆Ⅱ(4)、电动轮(5)、机器臂(6)、水泵Ⅰ(7)、吸管(8)、升降机构和输水机构,所述外壳(2)连接于所述巡检机器人(1)上,所述支撑板(3)设于所述外壳(2)内,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Ⅱ(4)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电动轮(5)转动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Ⅱ(4)的伸缩杆上,所述机器臂(6)和所述水泵Ⅰ(7)均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吸管(8)连接于所述机器臂(6)内部,使所述机器臂(6)能带动所述吸管(8)活动并调节位置,且所述吸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有导向件和巡检机器人(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外壳(2)、支撑板(3)、电动推杆ⅱ(4)、电动轮(5)、机器臂(6)、水泵ⅰ(7)、吸管(8)、升降机构和输水机构,所述外壳(2)连接于所述巡检机器人(1)上,所述支撑板(3)设于所述外壳(2)内,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ⅱ(4)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电动轮(5)转动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ⅱ(4)的伸缩杆上,所述机器臂(6)和所述水泵ⅰ(7)均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吸管(8)连接于所述机器臂(6)内部,使所述机器臂(6)能带动所述吸管(8)活动并调节位置,且所述吸管(8)一端与所述水泵ⅰ(7)连通,使所述水泵ⅰ(7)能利用所述吸管(8)的另一端将积水抽走,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支撑板(3)进行升降,使所述吸管(8)的另一端能落入积水中,所述输水机构用于将所述水泵ⅰ(7)抽走的积水进行输送并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9)、绕线筒(10)和连接绳(11),所述减速电机(9)连接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绕线筒(10)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2)内,且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与所述绕线筒(10)连接,所述连接绳(11)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绕线筒(10)和所述水泵ⅰ(7)上,使所述连接绳(11)在收放卷时能带动所述水泵ⅰ(7)和所述支撑板(3)进行升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导向件包括有安装条(12)和导轨(13),若干个所述安装条(12)均用于安装在电缆隧道内,所述导轨(13)连接于若干个所述安装条(12)之间,使所述安装条(12)对所述导轨(13)进行固定,且所述导轨(13)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导轨(13)上半部分为u形钢,且u形钢用于废水排放,所述导轨(13)下半部分为t形钢,且t形钢用于所述巡检机器人(1)进行导向移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隧道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输水机构包括有空心框(14)、空心绕卷筒(15)、伺服电机(16)、连接管(17)、空心转筒(18)和水泵ⅱ(19),所述空心框(14)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2)上,所述空心绕卷筒(15)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伺服电机(16)连接于所述外壳(2)内,且所述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与所述空心绕卷筒(15)连接,所述空心转筒(18)转动连通于所述空心绕卷筒(15)上,使所述空心绕卷筒(15)内的积水能进入所述空心转筒(18)内,所述连接管(17)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升,吴建锋,周庆东,温带银,甄志明,张贵峰,张超,陈志锋,陈剑平,王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