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90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包括卧式筒体内部顶端铺设收油管,收油管连接出油管,收油管下方设置滴液器,滴液器连接滴液器进水管,出油管和滴液器进水管均伸出卧式筒体顶部,滴液器下方设置电极板组,卧式筒体内部底部铺设分液管,分液管连接进油管,卧式筒体底部设置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水管均伸出卧式筒体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滴液器滴加感应能力更强的较大液滴,主动捕捉稳定乳状液中的悬浮小液滴,从而打破原有乳状液中的稳定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稳定、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能量消耗低的优点,适用于陆地及海上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油净化,涉及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还涉及上述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采油技术的发展,静电聚结技术因其破乳能力强、脱水效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为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静电力使乳化液滴发生变形和运移。一方面静电力的拉扯作用使液滴发生变形以削弱油水乳化膜的强度,另一方面静电力则可促使液滴发生运移,从而促进液滴碰撞并聚并成为大液滴,最终借助油水密度差使液滴发生沉降以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2、传统静电聚结装置中微小乳化液滴的处理难点在于其受自重影响较小,受外相粘度影响较大,因而其在乳状液中不易自然下沉,更易随油流上浮。此外,微小液滴感应电荷有限,受电场力较小,在乳状液中彼此吸引与运移能力有限,因而在乳状液中常常形成均匀分布的稳定状态,难以自身破局。为了打破僵局,传统静电聚结装置往往被迫施加较强电场来增强微小液滴的感电能力,但效果有限。

3、综上,针对传统静电聚结分离器设计中依靠液滴主动运移沉降而导致的微小液滴难聚并、液滴聚并随机性大、聚并液滴沉降慢等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乳状液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1)内部顶端铺设收油管(4),收油管(4)连接出油管(5),收油管(4)下方设置滴液器(2),滴液器(2)连接滴液器进水管(3),出油管(5)和滴液器进水管(3)均伸出卧式筒体(1)顶部,滴液器(2)下方设置电极板组,卧式筒体(1)内部底部铺设分液管(7),分液管(7)连接进油管(8),卧式筒体(1)底部设置出水管(10),进油管(8)和出水管(10)均伸出卧式筒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组包括平挂电极组(11)和或竖挂电极组(12)。p>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1)内部顶端铺设收油管(4),收油管(4)连接出油管(5),收油管(4)下方设置滴液器(2),滴液器(2)连接滴液器进水管(3),出油管(5)和滴液器进水管(3)均伸出卧式筒体(1)顶部,滴液器(2)下方设置电极板组,卧式筒体(1)内部底部铺设分液管(7),分液管(7)连接进油管(8),卧式筒体(1)底部设置出水管(10),进油管(8)和出水管(10)均伸出卧式筒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组包括平挂电极组(11)和或竖挂电极组(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滴液诱导静电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挂电极组(11)包括平行放置的若干层电极板,电极板表面涂敷致密绝缘层,各层绝缘电极板通过导线电连接,再与变压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生单巧利杨涛徐俊民张箭啸白红升胡学锋李艳芳卢锋崔磊赵秋雅
申请(专利权)人: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