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72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保护管、管夹、缆线压块,所述保护管内铺设有缆线,所述保护管为缆线的限位及保护结构,若干个管夹夹持在保护管上,所述管夹一侧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上,所述管夹为保护管的限位固定结构,所述管夹内设有缆线压块,所述缆线压块固定在管夹内部,且缆线压块夹持在缆线上,所述缆线压块为管夹同时固定保护管及其内缆线的辅助夹持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可以对现有的保护管以及管夹进行简单加工,即可在固定管内缆线的情况下不损伤缆线,并且在需要维护时可以进行拆解,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便利性,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动部件的缆线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电机是将机械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装置,分为发电机和电动机,本技术在两者上都可应用,为方便理解和表述,下述说明以水轮发电机为例。

2、水轮发电机是指以水轮机为原动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水流经过水轮机时,将水能转换成机械能,水轮机的转轴又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而输出,是水电站生产电能的主要动力设备,发电机工作时由于各种损耗会使内部温度升高,尤其以转子的温度最为典型,这将影响发电机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以及运行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水轮发电机的正常可靠工作,通常会对发电机转子磁极、励磁、阻尼条等发热点的温度进行测量,技术专利申请号202222332867.x、202222722386.x公布了一种对转子磁极、励磁引线进行接触式光纤温度测量技术监测转子温度的方式,但在转子旋转或运动部件上需要的布线和保护措施没有进行详细细化研究。

3、在旋转或运动部件上需要监测或连接涉及缆线布置,现技术通常将缆线穿过保护管的方式进行布线,缺陷是管内的缆线没有进行固定或限位,管内缆线在部件开始旋转或运动时缆线在管内发生局部移动,可能导致缆线的脱离或松脱;为改善缆线与管的分离式布置,有实施采用单点或少点以捆绑方式将缆线固定在运动部件上,其缺陷是缆线的整体拉拽力施加在固定点位置,可能导致缆线在外力作用下局部受力太大发生损坏;例如,目前在水水轮发电机转子光纤测温应用上,光缆通过穿金属管的方式从磁极、阻尼条或励磁引线测点布线到中轴。

4、为解决上述缺陷,上述方式是在金属管的进出线两侧使用浸漆无碱玻璃丝带绑塞固定,该位置通常布线长度较长,最长可达10余米,其会使管内光缆在转子旋转过程中,整段光缆受离心力影响向外侧持续受拉;假设机组转子直径10米,额定转速300rmp,如该固定位置在半径4米位置,此位置的离心力为200g左右,绑塞位置受力很大,有损坏隐患;也可将保护管裁短分段式布置以增加光缆固定位,减少光缆自由态状态的长度,但需要布置多段管线,分布太零散,有脱落隐患;也有技术人员通过在保护管内灌胶密封将缆线整体固定,但其缺陷是密封后缆线与保护管粘合为一体,后期如需进行维护,光缆无法取出或分离,属于一次性措施,消耗大、机动性差;也可通过在转子上焊接支架捆扎缆线,缺陷是工作量大,需要的布置的点较多,且后期维护时不易拆解。

5、假设有一种方式可以不裁断保护管,使用现有的管夹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将光缆固定则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机转动部件的缆线固定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保护管、管夹、缆线压块,所述保护管内铺设有缆线,所述保护管为缆线的限位及保护结构,若干个管夹夹持在保护管上,所述管夹一侧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上,所述管夹为保护管的限位固定结构,所述管夹内设有缆线压块,所述缆线压块固定在管夹内部,且缆线压块夹持在缆线上,所述缆线压块为管夹同时固定保护管及其内缆线的辅助夹持结构。

3、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包括管体、穿透窗,所述管体为缆线穿过并保护缆线不受外力损坏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穿透窗,每个穿透窗对应的管体部位均为管夹的安装区域,所述穿透窗为缆线压块的避空结构,所述缆线压块通过穿透窗穿入管体并夹持缆线。

4、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管体的材质为金属。

5、进一步地,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大于缆线压块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小于管夹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包括上穿透窗、下穿透窗,所述上穿透窗、下穿透窗在管体上180°镜像布置。

6、进一步地,所述管夹包括焊接底板、下管夹体、上盖板、上管夹体、螺杆、螺母,所述焊接底板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表面,所述焊接底板上依次设有下管夹体、上管夹体和上盖板,所述下管夹体顶面和上管夹体底面均设有半圆形穿管孔,两个半圆形穿管孔扣合形成保护管穿过的圆形穿管孔,两个半圆形穿管孔内均设有方形穿透孔,所述方形穿透孔为放置缆线压块的通孔结构,所述方形穿透孔的边长大于缆线压块外形尺寸,所述下管夹体、上盖板和上管夹体两侧均设有一个位置对应的螺杆插入通孔,所述焊接底板顶面两侧设有两个分别与下管夹体两个螺杆插入通孔位置对应的螺杆插入盲孔,两根螺杆一端分别从上盖板两个螺杆插入通孔插入,并穿过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的螺杆插入通孔,插入在焊接底板的两个螺杆插入盲孔内,两根螺杆另一端凸出在上盖板顶面上,两根螺杆凸出在盖板顶面上的部位均设有一个螺母,所述螺杆和螺母为管夹施加压力夹持固定保护管和缆线的结构,所述上盖板和焊接底板为缆线压块的施压和限位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底板和上盖板的材质为钢结构金属,所述下管夹体和上管夹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板或铝合金。

8、进一步地,所述缆线压块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所述缆线压块包括上缆线压块、下缆线压块,所述上缆线压块和下缆线压块分别放置在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的方形穿透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底板和下管夹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所述上盖板和上管夹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所述螺杆和螺母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可以对现有的保护管以及管夹进行简单加工,即可在固定管内缆线的情况下不损伤缆线,并且在需要维护时可以进行拆解,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便利性,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管、管夹、缆线压块,所述保护管内铺设有缆线,所述保护管为缆线的限位及保护结构,若干个管夹夹持在保护管上,所述管夹一侧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上,所述管夹为保护管的限位固定结构,所述管夹内设有缆线压块,所述缆线压块固定在管夹内部,且缆线压块夹持在缆线上,所述缆线压块为管夹同时固定保护管及其内缆线的辅助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包括管体、穿透窗,所述管体为缆线穿过并保护缆线不受外力损坏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穿透窗,每个穿透窗对应的管体部位均为管夹的安装区域,所述穿透窗为缆线压块的避空结构,所述缆线压块通过穿透窗穿入管体并夹持缆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管体的材质为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大于缆线压块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小于管夹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包括上穿透窗、下穿透窗,所述上穿透窗、下穿透窗在管体上180°镜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焊接底板、下管夹体、上盖板、上管夹体、螺杆、螺母,所述焊接底板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表面,所述焊接底板上依次设有下管夹体、上管夹体和上盖板,所述下管夹体顶面和上管夹体底面均设有半圆形穿管孔,两个半圆形穿管孔扣合形成保护管穿过的圆形穿管孔,两个半圆形穿管孔内均设有方形穿透孔,所述方形穿透孔为放置缆线压块的通孔结构,所述方形穿透孔的边长大于缆线压块外形尺寸,所述下管夹体、上盖板和上管夹体两侧均设有一个位置对应的螺杆插入通孔,所述焊接底板顶面两侧设有两个分别与下管夹体两个螺杆插入通孔位置对应的螺杆插入盲孔,两根螺杆一端分别从上盖板两个螺杆插入通孔插入,并穿过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的螺杆插入通孔,插入在焊接底板的两个螺杆插入盲孔内,两根螺杆另一端凸出在上盖板顶面上,两根螺杆凸出在盖板顶面上的部位均设有一个螺母,所述螺杆和螺母为管夹施加压力夹持固定保护管和缆线的结构,所述上盖板和焊接底板为缆线压块的施压和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底板和上盖板的材质为钢结构金属,所述下管夹体和上管夹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板或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压块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所述缆线压块包括上缆线压块、下缆线压块,所述上缆线压块和下缆线压块分别放置在上管夹体和下管夹体的方形穿透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底板和下管夹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所述上盖板和上管夹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所述螺杆和螺母为一体式结构或可分离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管、管夹、缆线压块,所述保护管内铺设有缆线,所述保护管为缆线的限位及保护结构,若干个管夹夹持在保护管上,所述管夹一侧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上,所述管夹为保护管的限位固定结构,所述管夹内设有缆线压块,所述缆线压块固定在管夹内部,且缆线压块夹持在缆线上,所述缆线压块为管夹同时固定保护管及其内缆线的辅助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包括管体、穿透窗,所述管体为缆线穿过并保护缆线不受外力损坏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穿透窗,每个穿透窗对应的管体部位均为管夹的安装区域,所述穿透窗为缆线压块的避空结构,所述缆线压块通过穿透窗穿入管体并夹持缆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管体的材质为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大于缆线压块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的四边尺寸小于管夹外形尺寸,所述穿透窗包括上穿透窗、下穿透窗,所述上穿透窗、下穿透窗在管体上180°镜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上的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焊接底板、下管夹体、上盖板、上管夹体、螺杆、螺母,所述焊接底板焊接固定在电机转子表面,所述焊接底板上依次设有下管夹体、上管夹体和上盖板,所述下管夹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成梁彬生何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阿珂法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