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叶轮、风机及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叶轮、风机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70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叶轮、风机及安装方法,包括非对称扩压器、两个密封环、固定导叶、叶轮以及可移动导叶;两个密封环分别设置在风机叶轮的叶片出口处的叶轮盖和叶轮盘上;两个密封环外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非对称扩压器,其中一个密封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叶,固定导叶内侧靠近叶轮中心的方向设置有可移动导叶。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对称扩压器可以降低叶轮出口的气流速度并提高叶轮沿周向的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减小由速度分布不均导致的射流尾迹现象产生的气动噪声;蜗舌处的导流叶片可以有效抑制蜗壳前端面与轮盖中间空腔内的大尺度旋涡,从而减小蜗舌处的气动噪音。扩压器耦合导叶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离心风机内部的高速气流对蜗舌以及蜗壳壁面的冲击,从而降低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降噪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叶轮、风机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离心风机是耗能巨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车辆、船舶以及建筑物的通风,排尘等。开发设计高效低噪离心通风机可以达到节能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的目的。离心通风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和气动噪声,但导致离心风机噪音很大的主要因素是气动噪音。气动噪声由高速旋转的离心叶轮带动高速气体与风机叶轮和蜗壳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是离心风机的主要噪声。气动噪声按声源辐射特性划分可分为单极子声源、偶极子声源和四极子声源类型。

2、在离心风机中,叶轮的高速旋转和蜗壳的非对称结构会导致叶轮出口气流速度沿周向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射流尾迹现象。这些分布不均匀的气流随着叶轮高速旋转周期性的冲击蜗舌,产生很大的气动噪声,是离心风机噪音产生的主要部分。从叶轮出口流出的气流在离心蜗壳内产生很大的高速涡流,这些旋涡冲击蜗壳壁面产生噪声,是离心风机的另外一个主要噪音源。因此设计出可以降低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结构,改善离心叶轮和蜗壳流场,对离心风机降噪十分重要。

3、目前针对离心风机降噪的装置和结构也有不同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主要实施方法主要都是通过在离心风机外部添加消音设施,例如隔音罩和消音棉[1,2]等。

4、蒋海锋,段志军,朱兰岚.一种离心风机降噪装置[p].中国专利:cn218991986u,2023.05.09

5、杨刚,匡海军,岑宜康,杨泽远,田理源,熊心和,杨一博,赵俊.一种离心风机减振降噪装置[p].中国专利:cn217873475u,2022.11.22

6、也有专利提出通过添加整流罩或整流网或者导流板来提高离心风机进出口流场位置以及蜗壳内部气流的均匀性[3,4]。例如:

7、谢夫建,许超强,秦建兵,蒋志强,倪建华.一种离心风机出风口降噪结构[p].中国专利:cn219911301 u,2023.10.27

8、王维,张翔,罗兴锜,卢金玲,黄雨洁.一种蜗壳内带有导流板的离心通风机[p].中国专利:cn212563813u,2021.02.19

9、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0、1)需要额外添加消音设备,增加设备制造成本和运行复杂程度

11、2)增加场地安装面积

12、3)安装整流网会增大流动阻力,对于高效风机不适用

13、4)设计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叶轮、风机及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包括非对称扩压器、两个密封环、固定导叶、叶轮以及可移动导叶;两个密封环分别设置在风机叶轮的叶片出口处的叶轮盖和叶轮盘上;两个密封环外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非对称扩压器,其中一个密封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叶,固定导叶内侧靠近叶轮中心的方向设置有可移动导叶。

4、进一步的,非对称扩压器为圆环形,且为从首到尾宽度逐渐增大的圆环形,首尾交接处形成豁口。

5、进一步的,非对称扩压器分为上下两个,有固定导叶的一端为前端,其与叶轮轮盖对应;另外一端为后端,与叶轮轮盘对应,前端通过焊接与蜗壳前端面相连,后端通过固定螺栓与蜗壳后端面相连。

6、进一步的,固定导叶和可移动导叶均为圆弧形。

7、进一步的,固定导叶的圆弧半径r和密封环半径相同,可移动导叶的圆弧半径为0.8-0.9倍的叶轮出口半径。

8、进一步的,固定导叶和可移动导叶的进口端位于蜗舌进口的前侧;蜗壳前端面设置有安装卡槽,可移动导叶安装在卡槽内,并在安装位置处打孔,使用键连接或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可移动导叶为一段或多段。

9、进一步的,密封环为刚性材质密封环。

10、进一步的,一种叶轮,包括一种风机降噪结构、轮盘和轮盖;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安装在轮盘和轮盖上。

11、进一步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先根据离心风机蜗舌的安装位置和叶轮外径来确定密封环和扩压器的尺寸以及相对安装位置,将两个密封环分别安装在风机叶轮的叶片出口处的叶轮盖和叶轮盘上,然后密封环与非对称扩压器相连;

13、再通过固定导叶连接到蜗壳前端面上;

14、扩压器下端通过固定螺栓与蜗壳后端面相连;

15、确定可移动导叶的圆弧半径大小后,可移动导叶与蜗壳前端面连接。

16、进一步的,一种离心风机,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安装在风机的叶轮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18、本专利技术非对称扩压器可以降低叶轮出口的气流速度并提高叶轮沿周向的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减小由速度分布不均导致的射流尾迹现象产生的气动噪声;蜗舌处的导流叶片可以有效抑制蜗壳前端面与轮盖中间空腔内的大尺度旋涡。扩压器耦合导叶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离心风机内部的高速气流对蜗舌以及蜗壳壁面的冲击,从而降低气动噪声。

19、本专利技术中的降噪结构普适性较高,可用于一般领域常用离心风机;

20、相较于传统的降噪装置和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降噪结构不额外占用安装空间;

21、本专利技术中的扩压器通过固定导叶和固定螺栓连接到蜗壳壁面上,其整体可拆卸,十分便捷。

2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固定叶片不仅可以改善蜗舌进口处的气流还可以起到固定扩压器的作用。

23、本专利技术中的可移动导流叶片,其尺寸可变范围广,能起到很好的改善气流的效果,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扩压器(2)、两个密封环(1)、固定导叶(3)、叶轮以及可移动导叶(4);两个密封环(1)分别设置在风机叶轮的叶片出口处的叶轮盖和叶轮盘上;两个密封环(1)外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非对称扩压器(2),其中一个密封环(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叶(3),固定导叶(3)内侧靠近叶轮中心的方向设置有可移动导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对称扩压器(2)为圆环形,且为从首到尾宽度逐渐增大的圆环形,首尾交接处形成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对称扩压器(2)分为上下两个,有固定导叶(3)的一端为前端,其与叶轮轮盖对应;另外一端为后端,与叶轮轮盘对应,前端通过焊接与蜗壳前端面相连,后端通过固定螺栓与蜗壳后端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导叶(3)和可移动导叶(4)均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导叶的圆弧半径R和密封环(1)半径相同,可移动导叶(4)的圆弧半径为0.8-0.9倍的叶轮出口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导叶(3)和可移动导叶的进口端位于蜗舌进口的前侧;蜗壳前端面设置有安装卡槽,可移动导叶安装在卡槽内,并在安装位置处打孔,使用键连接或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可移动导叶为一段或多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环(1)为刚性材质密封环。

8.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轮盘和轮盖;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安装在轮盘和轮盖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安装在风机的叶轮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扩压器(2)、两个密封环(1)、固定导叶(3)、叶轮以及可移动导叶(4);两个密封环(1)分别设置在风机叶轮的叶片出口处的叶轮盖和叶轮盘上;两个密封环(1)外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非对称扩压器(2),其中一个密封环(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叶(3),固定导叶(3)内侧靠近叶轮中心的方向设置有可移动导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对称扩压器(2)为圆环形,且为从首到尾宽度逐渐增大的圆环形,首尾交接处形成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对称扩压器(2)分为上下两个,有固定导叶(3)的一端为前端,其与叶轮轮盖对应;另外一端为后端,与叶轮轮盘对应,前端通过焊接与蜗壳前端面相连,后端通过固定螺栓与蜗壳后端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导叶(3)和可移动导叶(4)均为圆弧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银李鹏程陈云瑞郭朋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