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65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包括:步骤1:隧道开挖后及时架设伸缩节点钢拱架或让压拱架;步骤2:挂网并在网上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形成初期支护结构;步骤3:在初期支护内侧铺设隧道防水层;步骤4:在隧道防水层内侧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时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建设期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结构、然后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结构、运营期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增厚二次衬砌逐步根治隧道软岩大变形,可充分发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与防渗性能均超高的特性,最终达到永久治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高地应力或围岩膨胀等影响因素,隧道大变形问题施工过程中能改变的只有开挖和支护方式。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施工不利于减少围岩挤压变形,采用钢拱架硬抗就可能会挤坏初期支护需要重新换拱,也存在施工安全风险。对于隧道存在大变形(约10~20cm)问题,改变台阶法为近似全断面开挖就减少围岩挤压变形,采用伸缩节点钢拱架适应并控制围岩挤压变形,有效解决了该隧道大变形问题。对于隧道存在大变形(约50~100cm)问题,采用伸缩节点钢拱架也存在抗压-让压不足的问题。采用抗压-让压-稳压装置可以适应并控制围岩挤压变形,npr恒阻大变形锚索需要采用分部开挖方式才能有效适应并控制围岩挤压变形,造成施工工效变低和成本变大;让压锚杆存在锚索同样问题,效果差些;让压拱架适用煤矿工程,对于隧道大变形问题的抗压稳定性可能存在不足;限阻器也存在隧道大变形问题的抗压稳定性可能存在不足等问题。

2、目前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大多是从建设期开挖、超前支护(抗压-让压-稳压装置)及初期支护(伸缩节点钢拱架、让压拱架)上采取单一或综合手段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治理方法效果差和抗压稳定性存在不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包括:

3、步骤1:隧道开挖后及时架设伸缩节点钢拱架或让压拱架;

4、步骤2:挂网并在网上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形成初期支护结构;

5、步骤3:在初期支护内侧铺设隧道防水层;

6、步骤4:在隧道防水层内侧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时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7、进一步地,步骤2中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10cm。

8、进一步地,步骤4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0~60cm。

9、进一步地,步骤2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767份、砂970份、石英粉228份、硅灰219份、水170份、减水剂20份、矿渣80份、粉煤灰208份和玄武岩纤维12.5份。

10、进一步地,步骤4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767份、砂970份、石英粉228份、硅灰219份、水170份、减水剂20份、矿渣80份、粉煤灰208份和玄武岩纤维50份。

11、进一步地,步骤2的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满足以下指标:

12、抗压强度: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120mpa;

13、拉伸强度:28天拉伸强度不低于5mpa;

14、弯曲强度:28天三点弯曲强度不低于12mpa;

15、韧性指标:28天后,韧性指标i5、i10和i20分别大于等于4、8和12;

16、抗渗性能:28天后,氯离子抗渗扩散系数小于等于20×10-14m2/s。

17、进一步地,步骤4的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需满足以下指标:

18、28d压缩强度高于120mpa;

19、28d拉伸强度高于8mpa;

20、28d弯曲强度高于16mpa,6个月时弯曲强度保留80%以上;

21、韧性指标i5、i10和i20分别小于等于4、8和15。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本专利技术从隧道建设期-运营期混凝土结构分三级梯度考虑,即从建设期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结构、然后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结构、运营期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增厚二次衬砌逐步根治隧道软岩大变形,可充分发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与防渗性能均超高的特性,最终达到永久治理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767份、砂970份、石英粉228份、硅灰219份、水170份、减水剂20份、矿渣80份、粉煤灰208份和玄武岩纤维1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767份、砂970份、石英粉228份、硅灰219份、水170份、减水剂20份、矿渣80份、粉煤灰208份和玄武岩纤维50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满足以下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需满足以下指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喷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厚度为3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防治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767份、砂970份、石英粉228份、硅灰219份、水170份、减水剂20份、矿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富生王华卫心怡陈海军汪昕陈志远王光辉郑若泓李达强林春刚杨朝帅宋妍陈亚豪陆伟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