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60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内压管的管体包括呈螺旋状缠绕的缠绕带及被压轮压入相邻缠绕带之间用于粘结相邻缠绕带的粘结件,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相平齐,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螺旋呈内压管的管内壁,缠绕带包括至少两层复合的片材,片材呈矩形片状,片材的内部穿设有加强丝;缠绕带螺旋缠绕的螺距大于缠绕带的宽度,尺寸差至少为3cm,该尺寸差为缠绕带螺旋时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粘结件处于该间隙内并粘结其两侧的缠绕带。缠绕带缠绕时留出至少3cm的间隙,该间隙内被压入粘结件,通过成型辊的支撑,使得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螺旋内表面相平齐,最终成型的内压管的管内壁的表面平整,不会产生外鼓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缠绕管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


技术介绍

1、水管是地下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地下水系的疏通、流转保障。水管常常埋于地下,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要承受土体挤压、地震力等复杂多变的作用力,因此环刚度指标对于水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2、为了保证水体的流通顺畅,也为了避免在管体内壁形成沉积,现有的管体内壁都要制作成平滑内壁结构,以保证水体在流通过程中没有阻挡。

3、但是对于螺旋缠绕管而言,螺旋带的每一个螺旋之间均需要熔接,现有的结构多是通过层叠和填充熔胶的方式,这种结构的螺旋带为了层叠会在螺旋带的侧边设计阶梯结构,方便层叠,但是这种结构的螺旋带螺旋缠绕之后,会在管体的内壁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凹陷,凹陷会造成流体经过时的阻力增大,流体在该部位出现涡流,由于凹陷是螺旋形,涡流会扩散到流体内形成较大的紊流,影响流体通过。

4、同样,现有的缠绕管还通过对接熔胶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对接的部位挤入熔胶,容易造成熔胶从管体内表面凸出,会在管体内表面形成螺旋状凸条,这同样会给流体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利用辊筒作为缠绕支撑部件,带材螺旋缠绕时,相邻侧边之间留出足够的间隙,同时挤出一条熔胶带覆盖于间隙上,利用压轮的径向压力,将熔胶压入间隙内从而封闭间隙,利用辊筒的支撑从而使得挤入的熔胶与带材螺旋缠绕的内表面相平齐,保证管体内壁的平滑度,避免在带材相邻侧边部位出现凹陷或者凸出。

2、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内压管的管体包括呈螺旋状缠绕的缠绕带及被压轮压入相邻缠绕带之间用于粘结相邻缠绕带的粘结件,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相平齐,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螺旋呈内压管的管内壁,缠绕带包括至少两层复合的片材,片材呈矩形片状,片材的内部穿设有加强丝;缠绕带螺旋缠绕的螺距大于缠绕带的宽度,尺寸差至少为3cm,该尺寸差为缠绕带螺旋时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粘结件处于该间隙内并粘结其两侧的缠绕带。

3、至少两层片材复合形成缠绕带,缠绕带螺旋缠绕在成型辊上,缠绕时控制螺距,使得缠绕带之间留出至少3cm的间隙,该间隙内被压入粘结件,这样粘结件的底面具有足够的宽度,通过粘结件起到连结和密封,同时由于成型辊的支撑,使得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螺旋内表面相平齐,最终成型的内压管的管内壁的表面平整,不会产生外鼓的结构;片材内不穿设加强丝,通过加强丝提高内压管的内压承受力,进而或者足够的抗内压性能。随着管体口径的增大,缠绕带的厚度也会相应增大,同样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也会相应增大。

4、作为优选,粘结件的中间部位高度大于缠绕带的厚度,粘结件的顶部呈弧形鼓包状,弧形鼓包的两侧边呈沿边粘结于缠绕带外表面。

5、作为优选,粘结件内穿设有加强丝,加强丝处于粘结件竖向中心面上。粘结件内部穿设加强丝,粘结件螺旋成型后,能保证内压管的抗内压性能。

6、作为优选,粘结件由熔胶条挤压而成,熔胶条的截面面积大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处的轴向面积,熔胶条挤出成型,熔胶条覆盖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压轮径向作用于熔胶条上并将熔胶条压入至该间隙。为保证熔胶条被压入间隙内,并产生足够的粘结力,因此熔胶条的截面面积大于间隙的面积,熔胶条覆盖与间隙上,压轮径向作用并将熔胶条压入间隙内,保证被压入成型的粘结件有足够的粘结力,同时避免出现分层的现象。

7、作为优选,熔胶条的截面呈圆形,或者熔胶条具有一道沿熔胶条轴向延伸的嵌部,嵌部的宽度小于间隙的宽度。

8、作为优选,缠绕带的侧边呈弯曲状,缠绕带的侧边中间部位呈内凹状,缠绕带对应内压管外壁的角部为圆角;粘结件对应缠绕带侧边的位置呈外凸状,粘结件外凸的形状与缠绕带侧边内凹的形状相适配。缠绕带的侧边为弯曲侧边,这样粘结件粘结时优化径向抗力。

9、作为优选,内压管外表螺旋缠绕有增强结构壁,增强结构壁的螺旋方向与缠绕带的螺旋方向相同,增强结构壁的螺距与缠绕带的相等。

10、作为优选,粘结件的外表与缠绕带的外表相平齐,内压管的外表螺旋缠绕有增强结构壁,增强结构壁的螺旋方向与缠绕带的螺旋方向相反。增强结构壁的螺旋方向与缠绕带的螺旋方向相反,这样增强结构壁给予粘结件外部的缠绕包裹力,同时增强结构壁的螺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11、作为优选,增强结构壁呈圆形状,或者呈梯形状,或者呈方形状,或者三角形状;增强结构壁采用实心结构或者中空结构。

12、作为优选,增强结构壁内部穿设有加强丝,增强结构壁与缠绕带的外表相粘结。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至少两层片材复合形成缠绕带,缠绕带螺旋缠绕在成型辊上,缠绕时控制螺距,使得缠绕带之间留出至少3cm的间隙,该间隙内被压入粘结件,这样粘结件的底面具有足够的宽度,通过粘结件起到连结和密封,同时由于成型辊的支撑,使得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螺旋内表面相平齐,最终成型的内压管的管内壁的表面平整,不会产生外鼓的结构;片材内不穿设加强丝,通过加强丝提高内压管的内压承受力,进而或者足够的抗内压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内压管的管体包括呈螺旋状缠绕的缠绕带及被压轮压入相邻缠绕带之间用于粘结相邻缠绕带的粘结件,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相平齐,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螺旋呈内压管的管内壁,缠绕带包括至少两层复合的片材,片材呈矩形片状,片材的内部穿设有加强丝;缠绕带螺旋缠绕的螺距大于缠绕带的宽度,尺寸差至少为3cm,该尺寸差为缠绕带螺旋时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粘结件处于该间隙内并粘结其两侧的缠绕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的中间部位高度大于缠绕带的厚度,粘结件的顶部呈弧形鼓包状,弧形鼓包的两侧边呈沿边粘结于缠绕带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内穿设有加强丝,加强丝处于粘结件竖向中心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由熔胶条挤压而成,熔胶条的截面面积大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处的轴向面积,熔胶条挤出成型,熔胶条覆盖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压轮径向作用于熔胶条上并将熔胶条压入至该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熔胶条的截面呈圆形,或者熔胶条具有一道沿熔胶条轴向延伸的嵌部,嵌部的宽度小于间隙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缠绕带的侧边呈弯曲状,缠绕带的侧边中间部位呈内凹状,缠绕带对应内压管外壁的角部为圆角;粘结件对应缠绕带侧边的位置呈外凸状,粘结件外凸的形状与缠绕带侧边内凹的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内压管外表螺旋缠绕有增强结构壁,增强结构壁的螺旋方向与缠绕带的螺旋方向相同,增强结构壁的螺距与缠绕带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的外表与缠绕带的外表相平齐,内压管的外表螺旋缠绕有增强结构壁,增强结构壁的螺旋方向与缠绕带的螺旋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增强结构壁呈圆形状,或者呈梯形状,或者呈方形状,或者三角形状;增强结构壁采用实心结构或者中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增强结构壁内部穿设有加强丝,增强结构壁与缠绕带的外表相粘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内压管的管体包括呈螺旋状缠绕的缠绕带及被压轮压入相邻缠绕带之间用于粘结相邻缠绕带的粘结件,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相平齐,粘结件的底面与缠绕带的对应表面螺旋呈内压管的管内壁,缠绕带包括至少两层复合的片材,片材呈矩形片状,片材的内部穿设有加强丝;缠绕带螺旋缠绕的螺距大于缠绕带的宽度,尺寸差至少为3cm,该尺寸差为缠绕带螺旋时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粘结件处于该间隙内并粘结其两侧的缠绕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的中间部位高度大于缠绕带的厚度,粘结件的顶部呈弧形鼓包状,弧形鼓包的两侧边呈沿边粘结于缠绕带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内穿设有加强丝,加强丝处于粘结件竖向中心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无缝内压管,其特征在于,粘结件由熔胶条挤压而成,熔胶条的截面面积大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处的轴向面积,熔胶条挤出成型,熔胶条覆盖于相邻缠绕带之间的间隙,压轮径向作用于熔胶条上并将熔胶条压入至该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能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皇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