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大规模部署,第六代(6g)移动通信的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6g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通信与感知系统中的信号设计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6g研究中,随着通信和感知系统设备的发展,在通信与感知工作频段日渐接近的背景下,可使用的频谱资源日渐受限,使得频谱利用率较低。而通过isac信号设计原理,可实现通信与感知的频谱共享。
2、在isac系统中,由于通信与感知相互干扰,如何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之间的性能折中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单目标感知构建优化问题,并通过上行通信质量或下行通信质量构建约束条件,以降低通信与感知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然而,实际场景中,多为多目标感知形式,且上行通信与下行通信同步,因此,上述方法无法解决实际场景中的多目标感知问题,且上述方法对实际场景的适应性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至少一个期望目标对应的所述感知SINR最大化构建目标函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下行SINR和所述上行SINR构建约束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下行SINR和所述上行SINR构建约束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至少一个期望目标对应的所述感知sinr最大化构建目标函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下行sinr和所述上行sinr构建约束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下行sinr和所述上行sinr构建约束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对应的串行干扰消除技术,对所述第一叠加信号中的上行通信信号进行剔除,得到第二叠加信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非正交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徐连明,费爱国,李若光,陈凯,吴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