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39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结构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引导组件,控制面板安装在引导组件的基框上,控制面板的操控元件的线缆绕经基框上的导线架后穿过内挡罩与箱体内元件相连接,安装板可展开使导线架裸露开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控制面板装设在引导组件的基框上使其可以快捷地在箱门前拆卸打开,并利用间隔排列的弓架使操控元件连接的线缆分层、分批地向弓架处引出,让该处的线缆分布更为清晰,并且通过弓架上的线扣对线缆进行固定,从而让该处的线缆可以在控制面板拆卸或打开时保持固定的长度和状态,让线缆的拉扯或挤压不会直接作用到操控元件上,避免操控元件连接的线缆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


技术介绍

1、工厂内使用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其设备供配电系统中大量存在的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这些感性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会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导致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从而增加了电网的损耗和设备的电能消耗,通常会采用如电容器等元器件智能控制调配,实现对工厂无功功率的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网损耗和提高设备的效率。

2、当工厂中的设备本身可能产生高热量、振动或电磁干扰时,或者工厂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一些工厂会将设备的配电箱和控制面板从设备上独立出来设在地面上,因此在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时,通常会将无功补偿用的如电容器等元器件布置在设备的配电箱内,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集成。

3、在这种配电箱中,对设备的控制元件通常分布在箱体上方,无功补偿元件则设置在箱体下方,而控制面板则设置在箱门前端,控制面板通过电线线缆连接到箱体内的元件中,由于控制面板上按钮以及其他元器件较多且集中在较小的面板上,因此安装完成后控制面板后端的线缆都较为密集;

4、这使得配电箱出现故障时,密集的接线使得故障排查变得更加困难,如在检修时,众多线缆交错重叠在一起,使得在维护和检修时难以清晰地分辨各条线路的功能和走向,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同时,密集的接线也容易导致误操作,增加了安全风险,并且,检修时通常是将控制面板拆卸下来进行的,众多线缆交集使得控制面板上的元件所连接的线缆受力不均匀,在移动控制面板时容易造成元件接线处受到线缆的拉扯或挤压,造成接线脱落或断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结构包括箱体和铰链连接在箱体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对生产设备进行配电控制的配电元件,以及用于进行无功补偿的无功补偿元件,其中,所述箱门上设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和布置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操控元件,所述操控元件通过线缆与箱体内的元件相连接,所述箱门内侧设有覆盖在操控元件上的内挡罩;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基框和导线架,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基框上,所述导线架设有复数个且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框上,所述导线架排列于操控元件的背面,所述操控元件的线缆绕经导线架后穿过内挡罩的开放处与箱体内元件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和内挡罩在箱门前后形成围挡空间,所述导线架位于内挡罩内侧的围挡空间内,所述围挡空间可进行展开使导线架裸露开放。

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基框在箱门的开口处与箱门进行铰链连接,所述基框上的铰链连接位于靠近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基框摆动展开的轴线为竖直状;所述围挡空间通过基框摆动进而展开,装设在所述基框上的安装板和导线架跟随基框的摆动而摆动,所述导线架经基框的摆动后在箱门前端进行裸露开放。

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架包括弓架和装设在弓架两端的固定座,所述基框顶边和底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卡销,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销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弓架通过固定座在限位槽内与卡销相卡合从而固定安装在基框上;所述弓架包括中段竖直的中导部和中导部两端向侧向延伸的侧固部,所述固定座的宽度大于弓架的厚度;所述导线架还包括复数个用于固定线缆的线扣,所述线扣沿着弓架中导部的长度方向进行竖向排列设置。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延伸至基框内侧边缘,所述卡销设在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由限位槽的开口处插入限位槽内直至在限位槽底部与卡销卡合;所述弓架主体两侧的侧固部可相向发生弹性形变,且弓架主体可向与两侧的侧固部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发生弯曲式的弹性形变,两种所述弹性形变使两侧的侧固部相互靠近;两种所述弹性形变单独发生使两侧的侧固部相互移动的最大距离均小于卡销的厚度,两种所述弹性形变同时发生使两侧的侧固部相互移动的最大距离大于卡销的厚度。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弓架的中导部具有至少两个工作平面,所述中导部的工作平面之间不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依次向线缆在箱门边缘汇集方向倾斜;所述中导部的工作平面上均设有线扣,所述线缆绕经中导部至少与中导部的两个工作平面相接触的,且与线扣相卡合固定。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通过调节座装设在弓架两端,所述调节座活动装设在弓架两端的侧固部上;所述调节座内侧沿着调节座的长度方向设有滑动槽,所述侧固部滑动卡合在该滑动内;两侧卡在所述限位槽内的固定座之间的调节座与弓架咬紧固定。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在调节座侧面设有开口且开口方向指向另一侧设有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具有开口的侧面靠近弓架一侧的末端设有咬位梁;所述咬位梁由调节座上向中导部方向延伸,所述咬位梁到调节座的滑动槽底部边缘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侧固部的竖向厚度。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侧固部靠近滑动槽底部的一面和滑动槽底部表面设有限制相贴合的二者发生相互滑动的结构或涂层。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基框上排列的弓架从基框上伸出的长度,由围挡空间摆动打开的开口部分向基框的铰链连接部分依次递减。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架上引出的线缆在内挡罩内由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的一侧引出,所述箱体内侧靠近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处的位置设有侧引导架,所述侧引导架用于在箱体内将线缆引导至箱体内的元件的连接处;从所述内挡罩引出的线缆在侧引导架前端以圆弧形式积蓄一段未绷紧的部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面板装设在引导组件中摆动装设在箱门处的基框上,从而使内挡罩在箱门内保持分隔功能的基础上让控制面板可以快捷地在箱门前拆卸打开,并在基框上通过导线架对控制面板上的操控元件连接的线缆进行引导和固定,利用间隔排列的弓架使操控元件连接的线缆分层、分批地向弓架处引出,让该处的线缆分布、划分更为清晰,并且通过弓架上的线扣对经过的线缆进行固定,从而让导线架到操控元件之间的这段线缆可以在控制面板拆卸或打开时保持固定的长度和状态,让控制面板因打开而导致的线缆拉扯或挤压不会直接作用到操控元件上,避免线缆发生拉扯、挤压、扭转进而导致损坏。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单独挤压两侧的侧固部使中导部发生向前或向后的变形、向侧方掰动弓架使弓架的中导部发生向左或向右的弯曲变形时,形变量均小于卡销的厚度,卡销的厚度便是卡销与固定座的咬合深度,并设置这两种弹性形变同时发生时两侧的侧固部相互移动的最大距离大于卡销的厚度,从而使弓架在两种弯曲形式结合下可以卡进基框的限位槽内,不仅安装方便,且可避免过多的线缆对弓架施加压力使弓架发生单种形变时造成弓架脱落的情况,让固定更加稳固。

14、3、本专利技术让固定座通过调节座装设在弓架两端,从而使弓架可以通过在调节座上抽出或压进来控制弓架从基框上伸出的长度,并设置这些间隔排列的弓架在基框靠近开口外侧的伸出的长度向内逐渐减小,从而让最外层的弓架上的线缆压覆在下一层的线缆上,避免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结构包括箱体和铰链连接在箱体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对生产设备进行配电控制的配电元件,以及用于进行无功补偿的无功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和布置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操控元件,所述操控元件通过线缆与箱体内的元件相连接,所述箱门内侧设有覆盖在操控元件上的内挡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框在箱门的开口处与箱门进行铰链连接,所述基框上的铰链连接位于靠近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基框摆动展开的轴线为竖直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包括弓架和装设在弓架两端的固定座,所述基框顶边和底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卡销,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销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弓架通过固定座在限位槽内与卡销相卡合从而固定安装在基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延伸至基框内侧边缘,所述卡销设在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由限位槽的开口处插入限位槽内直至在限位槽底部与卡销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弓架的中导部具有至少两个工作平面,所述中导部的工作平面之间不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依次向线缆在箱门边缘汇集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通过调节座装设在弓架两端,所述调节座活动装设在弓架两端的侧固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在调节座侧面设有开口且开口方向指向另一侧设有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具有开口的侧面靠近弓架一侧的末端设有咬位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部靠近滑动槽底部的一面和滑动槽底部表面设有限制相贴合的二者发生相互滑动的结构或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框上排列的弓架从基框上伸出的长度,由围挡空间摆动打开的开口部分向基框的铰链连接部分依次递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上引出的线缆在内挡罩内由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的一侧引出,所述箱体内侧靠近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处的位置设有侧引导架,所述侧引导架用于在箱体内将线缆引导至箱体内的元件的连接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结构包括箱体和铰链连接在箱体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对生产设备进行配电控制的配电元件,以及用于进行无功补偿的无功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和布置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操控元件,所述操控元件通过线缆与箱体内的元件相连接,所述箱门内侧设有覆盖在操控元件上的内挡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框在箱门的开口处与箱门进行铰链连接,所述基框上的铰链连接位于靠近箱门与箱体铰链连接的一侧,所述基框摆动展开的轴线为竖直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包括弓架和装设在弓架两端的固定座,所述基框顶边和底边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卡销,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销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弓架通过固定座在限位槽内与卡销相卡合从而固定安装在基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延伸至基框内侧边缘,所述卡销设在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固定座由限位槽的开口处插入限位槽内直至在限位槽底部与卡销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幼贤潘昕妍潘良贤
申请(专利权)人:宝利阳光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