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25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该带动装置主要由一个基板、一个带动单元、一个螺杆、两个导杆、一个滑块、一个摆动件以及一个连动件共同组设而成,其主要由螺杆与滑块的螺合组态,使旋转中的螺杆让该滑块得以稳定地往复位移,而使该按摩单元在进行突出量变化过程中较为顺畅,避免有顿挫的感觉产生,以提升该按摩器使用的舒适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是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
技术介绍
如申请第095118316号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文件中,揭示出一种按摩器及按摩 器之按摩单元,其具备有第一驱动部,使按摩单元在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 部,使按摩球的突出量变化;第三驱动部,使按摩球的位置在椅靠背的左右方向上变化;第 四驱动部,使一个对臂的至少一方转动,而使上下方向上的按摩球间隔变化;赋势手段,对 按摩球的至少一方,朝其突出方向提供赋势力;及控制部,控制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第 三驱动部、第四驱动部及赋势手段中的至少两个,而提供按摩球的按摩动作。 然而,就第二驱动部使按摩球进行大突出量变化而言,在专利说明书第14页有说 明,当该齿轮板的齿部的另一端侧与驱动轴的齿轮啮合时,由第二驱动部的马达驱动该驱 动轴,使驱动轴的齿轮带动该齿轮板转动,即使按摩球朝椅靠背前方的突出量变化,以进行 按摩器的强弱调整,而此种带动方式是由齿与齿的相互配合产生连动,会因为两者搭配的 齿数不足而使该按摩球进行突出量变化过程中会有顿挫的感觉产生,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 感。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其可解决上述问题,即是本 技术及欲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技术研发的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其主要由螺杆的 带动,使该按摩单元在进行突出量变化过程中较为顺畅,提升该按摩器使用的舒适感。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 置,包含有一个基板;一个带动单元,设于该基板上;一个螺杆,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设于 该基板上,且该端部与该带动单元动力连接,使该螺杆被带动单元带动而原地转动;两个导 杆,设于该基板上;一个滑块,设于该两个导杆以及螺杆上,该滑块受该螺杆带动而沿该两 个导杆移动;一个摆动件,具有一个前面、一个与该前面相反的后面、以及一个位于该前、后 面下端的下端部,该下端部枢设于该基板,该前面系设有按摩单元,该后面系面对该基板; 一个连动件,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设于该滑块,该第二端部枢 设于该摆动件后面的上端。 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功效,现举一个较佳 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在下文中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设于椅靠背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组设有按摩单元的状态;3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显示组设于基板上各构件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图,显示摆动件相对于基板摆动一个角度的状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显示遮光片与光传感器之间的组态。图中附图标记为椅靠背ll导轨lll带动装置20按摩单元21基板30滑轮31下端部32光传感器33投光组件331受光组件332第一枢座34第二枢座35第一极限开关36第二极限开关37带动单元40马达41齿轮箱42螺杆51螺纹段511端部512枢接部513导杆52滑块53穿孔531螺孔532触压部533摆动件60前面61后面62下端部63遮光片64光孔641连动件70第一端部71枢臂711第二端部72枢耳721连接件73枢轴8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 的带动装置,该带动装置20上组设有该按摩单元21 ,且该带动装置20受驱动而能够使该按 摩单元21沿椅靠背11的上下方向移动,该带动装置20主要由一个基板30、一个带动单元 40、一个螺杆51、两个导杆52、一个滑块53、一个摆动件60以及一个连动件70共同组设而 成,其中 该基板30,其两侧具有滑轮31,该滑轮31滑设于该椅靠背11的导轨111上,使该 基板30受驱动而能够沿椅靠背11的上下方向移动;另外,靠近该基板30下端部32处设有 一个光传感器33,且于该基板30的上半部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枢座34与第二枢座35。 该带动单元40,设于该基板30上且靠近于该第二枢座35,该带动单元40由一个 马达41动力连接一个齿轮箱42所组成。 该螺杆51,包括一个螺纹段511与一个邻接该螺纹段511两端处的一端部512与4一个枢接部513,该螺杆51设于该基板30上,且该端部512与该带动单元40的齿轮箱42 动力连接,使该螺杆51被带动单元40带动而原地转动,而该螺杆51被带动的方式可由该 带动单元40齿轮箱42内的齿轮群所动力连接带动,该枢接部513枢设于该第一枢座34上。 该两个导杆52,其各两端分别设于该第一、二枢座34、35之间,且该两个导杆41呈 平行间隔的设于该基板30上,且该两个导杆52与该螺杆51平行间隔。 该滑块53,其具有套设于该二导杆52的穿孔531、以及一个螺合于该螺杆51螺纹 段511的螺孔532,使该滑块53受该螺杆51带动而能够沿该两个导杆52往复移动,且该滑 块53受限于该第一枢座34与第二枢座35之间。 该摆动件60,具有一个前面61、一个与该前面61相反的后面62、以及一个位于该 前、后面61、62下端的下端部63,该下端部63枢设于该基板30的下端部32,其枢设方式可 透过枢轴81来达成;该前面61设有按摩单元21,该后面62面对该基板30,且该后面62上 且靠近下端部处设有一个具有多个光孔641的遮光片64,且该遮光片64相对于该光传感器 33,以控制该摆动件60相对于该基板30的枢摆角度。 该连动件70,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71与第二端部72,该第一端部71具有两个 枢臂711,该两个枢臂711枢设于该滑块53的外侧,该第二端部72具有两个枢耳721,该两 个枢耳721枢接有一个连接件73,该连接件73固设于该摆动件60后面62的上端。 以上所述即为本技术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 至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其功效,参见图3至图5所示,当本技术 控制该按摩单元21进行大突出量变化时,控制该带动单元40作动,该带动单元40则带动 该螺杆51在原地转动,而令原地转动的螺杆51使滑块53由该两个导杆52的下端往上端 方向移动,亦即由该第二枢座35朝该第一枢座34的方向移动,而移动后的滑块53则推动 该连动件70,使该连动件70以第一端部71的枢臂711为轴心转动,该连动件70的第二端 部72则受连动而远离该基板30,最后让与该第二端部72的枢耳721枢接的摆动件60以其 下端部63为枢点,而相对于该基板30摆动一个角度,以带动该按摩单元21完成大突出量 变化。 借此,本技术由螺杆51螺纹段511与滑块53螺孔532的螺合组态,使旋转中 的螺杆51让该滑块53得以稳定地往复位移,而使该按摩单元21在进行突出量变化过程中 较为顺畅,避免有顿挫的感觉产生,因此,本技术确实得以达到提升该按摩器使用舒适 感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6所示,组设于该基板30上的光传感器33是由一个投光组件 331以及一个受光组件332所组成,且该投光组件331及受光组件332两者之间具有一段距 离,而该投光组件331得以投射一束光线至该受光组件332,并被受光组件332所接收,而 组设于该摆动件60后面62的遮光片64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基板;一个带动单元,设于该基板上;一个螺杆,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设于该基板上,且该端部与该带动单元动力连接,使该螺杆被带动单元带动而原地转动;两个导杆,设于该基板上;一个滑块,设于该两个导杆以及螺杆上,该滑块受该螺杆带动而沿该两个导杆移动;一个摆动件,具有一个前面、一个与该前面相反的后面、以及一个位于该前、后面下端的下端部,该下端部枢设于该基板,该前面设有按摩单元,该后面系面对该基板;一个连动件,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设于该滑块,该第二端部枢设于该摆动件后面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基板;一个带动单元,设于该基板上;一个螺杆,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设于该基板上,且该端部与该带动单元动力连接,使该螺杆被带动单元带动而原地转动;两个导杆,设于该基板上;一个滑块,设于该两个导杆以及螺杆上,该滑块受该螺杆带动而沿该两个导杆移动;一个摆动件,具有一个前面、一个与该前面相反的后面、以及一个位于该前、后面下端的下端部,该下端部枢设于该基板,该前面设有按摩单元,该后面系面对该基板;一个连动件,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设于该滑块,该第二端部枢设于该摆动件后面的上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的按摩单元的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动单元由 一个马达动力连接一个齿轮箱所组成,且该齿轮箱与该螺杆的端部动力连接。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均
申请(专利权)人:台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