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及放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90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及放电方法,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包括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包括放置台、正极导电棒、负极导电棒、导电位移机构,以及放电负载电路,导电位移机构设于放置台上方,并带动正极导电棒和负极导电棒运动,放电负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可调电阻、储能模块及电压检测控制模块,正极导电棒与储能模块电连接,负极导电棒通过第一开关与储能模块电连接,可调电阻一端和第二开关一端电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与正极导电棒电连接,第二开关另一端与负极导电棒电连接,第三开关两端对应与正极导电棒和负极导电棒电连接,电压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电压。本申请可以提高电池放电效率,避免电能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回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及放电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主流,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保有量也随之增加。一方面,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将持续拉动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另一方面,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使用期限带来的电池退役规模也呈增长之势,从而给电池回收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金属资源紧缺和环境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回收动力电池更是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社会支持,这为电池回收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于长期景气周期的起点。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逐渐形成规模化退役的新常态。如果能高效妥善处理,将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实现绿色和经济双赢发展。目前行业内电池包回收过来,先拆解成模组,再拆解成单体,然后用功率电阻进行彻底放电或者泡盐水进行放电,放完电后再进行破碎回收处理,此方式放电效率低或产污大,势必增加了大量处理成本,而且电池内的电能也均被浪费掉,当下开发高效且节能的放电工艺及装置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装置(1),所述放电装置(1)包括放置台(11)、正极导电棒(12)、负极导电棒(13)、导电位移机构(14),以及放电负载电路(15),所述放置台(11)用于供电池放置,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对应用于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接触,所述导电位移机构(14)设于所述放置台(11)的上方,以分别带动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运动,所述放电负载电路(15)用于与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负极导电棒(13)导通,所述放电负载电路(15)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可调电阻、储能模块(151)以及电压检测控制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装置(1),所述放电装置(1)包括放置台(11)、正极导电棒(12)、负极导电棒(13)、导电位移机构(14),以及放电负载电路(15),所述放置台(11)用于供电池放置,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对应用于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接触,所述导电位移机构(14)设于所述放置台(11)的上方,以分别带动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运动,所述放电负载电路(15)用于与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负极导电棒(13)导通,所述放电负载电路(15)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可调电阻、储能模块(151)以及电压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正极导电棒(12)与所述储能模块(151)电性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棒(13)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储能模块(151)电性连接,所述可调电阻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可调电阻另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棒(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棒(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两端对应与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的电压,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负载电路(15)还包括dc-dc转换器(152),所述正极导电棒(12)和所述负极导电棒(13)通过所述dc-dc转换器(152)与所述储能模块(15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位移机构(14)设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导电位移机构(14)用于带动所述正极导电棒(12)移动,另一组所述导电位移机构(14)用于带动所述负极导电棒(13)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装置(2),所述应急装置(2)包括温度传感器、应急推板(21)、应急驱动件(22)以及应急水箱(23),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应急驱动件(22)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放置台(11)上,以检测所述放置台(11)上的电池的温度,所述应急推板(21)和所述应急水箱(23)对应位于所述放置台(11)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应急驱动件(22)用于驱动所述应急推板(21)将电池推入所述应急水箱(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2)还包括应急输送带机构(24)和滑梯(25),所述应急输送带机构(24)的一端邻近所述放置台(11)的一侧,所述应急输送带机构(24)的另一端邻近所述滑梯(25)的上端,所述滑梯(25)的下端与所述应急水箱(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输送带机构(3)、居中装置(4)、夹取装置(5)、第一关电开关(31)以及第二关电开关(32),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与所述放置台(11)相邻,所述居中装置(4)和所述夹取装置(5)沿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夹取装置(5)与所述放置台(11)相邻设置,所述居中装置(4)用于将电池输送带机构(3)上的电池进行居中,所述夹取装置(5)用于将电池搬运至所述放置台(11)上,所述第一关电开关(31)和所述第二关电开关(32)均与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关电开关(31)和所述第二关电开关(32)均设于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上,且所述第一关电开关(31)与所述居中装置(4)对应,所述第二关电开关(32)与所述夹取装置(5)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电开关(31)和所述第二关电开关(32)均可沿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输送方向调节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中装置(4)包括居中支架(41)、居中固定座(42)、居中导向轴(43)、居中夹紧板(44),以及居中驱动件(45),所述电池输送带机构(3)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居中支架(4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亚当徐治伟唐盛贺王致富王皓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