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82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及控制方法,具有一套完善的智能溢流补液温控综合控制系统,同时外壳采用隔热材料包裹,可以做到恒温环境;液体导热系数高,温度稳定性好,液体温度均匀性好,温度采集精度和温度显示精度高;自带根据不同温度自动启动溢流阀,智能控制高温溢流问题;液面下降时,会自动补液;有为补液、溢液提供的专用存储区域;边沿设计成向内倾斜面板,防止飞溅到面板上的液体往外流淌,最终会流回测试区域内;提升了电池模组的温度采集精度,提供高精度智能可控的热测试环境和设备,符合储能现场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测试,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储能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储能产品电芯间的温度和温差,温度直接影响电芯的性能,电芯的性能差就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引发安全风险,使储能产品可能出现明火、漏液、爆炸等等重大灾难和损失。如何避免以上的安全风险,关键核心还是需要保证单个电芯热测试时正负极和表面温度采集的精度、电池模组内部温度采集系统热测试的温度采集精度,温度采集的精度越高,反馈给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温度信号就越贴近实际电池运行实时温度,随时可以控制电池温度,杜绝热失控引发的的安全问题。故提升电池模组的温度采集精度是迫在眉睫的,而提高温度采集精度则离不开高精度智能可控的热测试环境或设备,如何创新专利技术符合储能现场应用的高精度温度智能可控的环境或设备采正困扰着目前的储能研发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推液组件、液体循环组件、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和主控系统,所述内壳体容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内腔容置有测试液体,且用于容置被测储能设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间隔形成溢流存储区域,所述推液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内壳体内用于改变所述测试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液体循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壳体上半部的多个溢流孔和与所述溢流存储区域以及所述内壳体内腔建立流道的智能补液泵;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件和控温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液体循环组件、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分别和所述主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所述主控系统通过接收所述温度检测件和所述液体循环组件的通讯信息,控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智能补液泵和所述控温件的启闭。

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防溢斜板,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至少围绕顶部的所述防溢斜板形成测试空间,所述防溢斜板预留多个测试口用于接入测试组件。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斜板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微锥形结构,所述主控系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防溢斜板的顶部。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还包括隔离网板,所述隔离网板至少设有两片且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的两侧以隔离出至少两个加热区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的至少工作部分位于所述加热区域内。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液组件包括双向推液器,所述双向推液器包括伺服电机、主轴和叶片,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体外部,所述主轴延伸至所述加热区域内,所述叶片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叶片包括顶部叶片、中间叶片和底部叶片,所述中间叶片、所述顶部叶片和所述底部叶片的叶片结构不同以使得旋转推进方向不同。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温件包括温控器和温度制造管,所述温度制造管的深度与所述内壳体的深度一致,可根据切换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方向来实现发热和制冷功能;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防溢斜板上且至少所述温度制造管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件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多个所述热敏电阻至少分别安装于所述内壳体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底板上,用于检测测试液体温度,并与所述主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补液泵可将所述内壳体溢流到所述溢流存储区域的液体自动输送到所述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面感应线,当液体低温制冷液面冷缩下降到设定的补液液面线时,所述智能补液泵接收到液面过低信号开始补液;当补液到液面上升到指定停止补液液面时,所述智能补液泵接收到液面过高信号开始停止补液。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孔包括连通所述内壳体和所述溢流存储区域的圆管,所述圆管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开关,常温下设置成常闭,所述圆管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所述溢流孔设有多个且位于不同高度,针对不同高度的液面进行溢流。

10、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11、主控系统设定测试液体温度t和环境温度t1, 温度检测件持续检测测试液体温度;

12、控温件依据获取的温度信息启动,主控系统通过获取温度信息控制控温件至少以三种不同功率进行制冷或者制热;

13、主控系统通过获取的不同测试区域的温度信息计算测试区域测试液体的温度差,通过不同的温度差区间控制推液组件以至少三种不同的转速进行推液;

14、智能补液泵接收液面感应线的感应信息开启或者停止补液。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及控制方法,具有一套完善的智能溢流补液温控综合控制系统,同时外壳采用隔热材料包裹,可以做到恒温环境;液体导热系数高,温度稳定性好,液体温度均匀性好,温度采集精度和温度显示精度高;自带根据不同温度自动启动溢流阀,智能控制高温溢流问题;液面下降时,会自动补液;有为补液、溢液提供的专用存储区域;边沿设计成向内倾斜面板,防止飞溅出的液体最终会流回测试区域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推液组件、液体循环组件、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和主控系统,所述内壳体容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内腔容置有测试液体,且用于容置被测储能设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间隔形成溢流存储区域,所述推液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内壳体内用于改变所述测试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液体循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壳体上半部的多个溢流孔和与所述溢流存储区域以及所述内壳体内腔建立流道的智能补液泵;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件和控温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液体循环组件、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分别和所述主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所述主控系统通过接收所述温度检测件和所述液体循环组件的通讯信息,控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智能补液泵和所述控温件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防溢斜板,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至少围绕顶部的所述防溢斜板形成测试空间,所述防溢斜板预留多个测试口用于接入测试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斜板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微锥形结构,所述主控系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防溢斜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还包括隔离网板,所述隔离网板至少设有两片且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的两侧以隔离出至少两个加热区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的至少工作部分位于所述加热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液组件包括双向推液器,所述双向推液器包括伺服电机、主轴和叶片,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体外部,所述主轴延伸至所述加热区域内,所述叶片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叶片包括顶部叶片、中间叶片和底部叶片,所述中间叶片、所述顶部叶片和所述底部叶片的叶片结构不同以使得旋转推进方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件包括温控器和温度制造管,所述温度制造管的深度与所述内壳体的深度一致,可根据切换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方向来实现发热和制冷功能;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防溢斜板上且至少所述温度制造管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件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多个所述热敏电阻至少分别安装于所述内壳体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底板上,用于检测测试液体温度,并与所述主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补液泵可将所述内壳体溢流到所述溢流存储区域的液体自动输送到所述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液面感应线,当液体低温制冷液面冷缩下降到设定的补液液面线时,所述智能补液泵接收到液面过低信号开始补液;当补液到液面上升到指定停止补液液面时,所述智能补液泵接收到液面过高信号开始停止补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包括连通所述内壳体和所述溢流存储区域的圆管,所述圆管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开关,常温下设置成常闭,所述圆管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所述溢流孔设有多个且位于不同高度,针对不同高度的液面进行溢流。

10.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推液组件、液体循环组件、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和主控系统,所述内壳体容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内腔容置有测试液体,且用于容置被测储能设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间隔形成溢流存储区域,所述推液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内壳体内用于改变所述测试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液体循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壳体上半部的多个溢流孔和与所述溢流存储区域以及所述内壳体内腔建立流道的智能补液泵;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件和控温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液体循环组件、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分别和所述主控系统建立通讯连接,所述主控系统通过接收所述温度检测件和所述液体循环组件的通讯信息,控制所述推液组件、所述智能补液泵和所述控温件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防溢斜板,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至少围绕顶部的所述防溢斜板形成测试空间,所述防溢斜板预留多个测试口用于接入测试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斜板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微锥形结构,所述主控系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防溢斜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还包括隔离网板,所述隔离网板至少设有两片且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的两侧以隔离出至少两个加热区域,所述推液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控制组件的至少工作部分位于所述加热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控温储能热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液组件包括双向推液器,所述双向推液器包括伺服电机、主轴和叶片,所述伺服电机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千二石桥汪超贺斌叶文兰左秀华张新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