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70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风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包括蜗壳装置、叶轮装置和进风口组件;蜗壳装置包括蜗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蜗板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蜗壳装置设有第一中腔;蜗板至少设有两个;若干个蜗板以第一中腔的中心轴为平面阵列中心,圆周阵列布置;相邻两蜗板之间构成流道,所述流道将所述第一中腔与外界连通;蜗板为螺旋线型,且蜗板的内侧端部上设有蜗舌;叶轮装置可转动设在第一中腔中,叶轮装置用于转动通风;叶轮装置设有第二中腔,第二中腔与流道连通,第二中腔中设有草帽型轮毂;进风口组件包括进风环道,进风环道设在蜗壳装置上,并与第二中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振动小、通风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蜗壳的风机,单一出风口出风,出风集中在一个方向,噪声也是集中沿一个方向传播,有噪声辐射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单一方向出风,风机主轴单一方向受力,力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主轴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挠度,会对轴承和电机的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该受力的不均衡性,也是导致风机振动加大的原因。

2、传统的风机蜗壳,外形沿流动方向逐渐向外扩张,使得风机的机壳结构是严重不对称的,比转数越大的风机,结构不对称性就越大;结构上的不对称,就会造成机壳某些局部地方支撑过于薄弱,导致刚性较差,刚性较差就会带来振动大的问题;离风机出口越近的地方,则离风机轴心就越远,此处的刚性就越差;在使用过程中,此处的振动也就越明显,特别是装在箱体内使用的时候,其和箱体间产生的共振也就越大;同时,由于单一出风口风机整体外形的不对称性,使得风机无法布置和安装在箱体的中央,给系统的设计造成不必要的难度。

3、风机的高效性是风机设计者永恒的追求,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市场对产品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一种结构对称的、刚性好的、高效节能的、没有明显喘振区的,同时噪声均匀向四周扩散的风机,已经成了一种现实的需求。

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高效耐用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具有结构稳定、振动小、通风效率高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包括蜗壳装置、叶轮装置和进风口组件;

4、所述蜗壳装置包括蜗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5、所述蜗板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6、所述蜗壳装置设有第一中腔;

7、所述蜗板至少设有两个;

8、若干个所述蜗板以所述第一中腔的中心轴为平面阵列中心,圆周阵列布置;

9、相邻两所述蜗板之间构成流道,所述流道将所述第一中腔与外界连通;

10、所述蜗板为螺旋线型,且所述蜗板的内侧端部上设有蜗舌;

11、所述叶轮装置可转动设在所述第一中腔中,所述叶轮装置用于转动通风;

12、所述叶轮装置设有第二中腔,所述第二中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二中腔中设有草帽型轮毂,所述草帽型轮毂能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

13、所述进风口组件包括进风环道,所述进风环道设在所述蜗壳装置上,并与所述第二中腔连通;所述进风环道与所述草帽型轮毂同一中心轴。

14、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型通过螺线方程驱动生成;所述螺线方程为:ρ=480+1.1θ;

15、式中,ρ为极径;θ为极角;

16、驱动生成时,以所述第一中腔的中心轴为平面坐标原点;

17、θ的角度区间范围为[θmin,θmax],θmin和θmax在0°~360°的区间内取值,其中,θmin和θmax两者相差100°。

18、进一步地,所述蜗舌为水滴型蜗舌。

19、进一步地,所述水滴型蜗舌的平面线型轮廓包括半圆曲线和直线,所述半圆曲线一端与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端部末端相切,所述半圆曲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的一端相切,所述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背部相切。

20、进一步地,所述叶轮装置包括后盘、前盘和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设在所述后盘和所述前盘之间,相邻所述叶片之间构成风道;所述风道将所述第二中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草帽型轮毂设在所述后盘上。

21、进一步地,所述前盘包括外围平环和进口弧面;所述外围平环与所述进口弧面连接,所述进口弧面与所述进风环道连通。

22、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为“类s型”叶片。

23、进一步地,所述草帽型轮毂过中心轴的截面的外轮廓为钟形曲线形状。

24、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进风环道上,用于对所述进风环道进行结构加强。

25、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吊装孔。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至少设置有两个蜗板,相邻蜗板之间构成流道,流道将第一中腔与外界连通,用于供流体通过,克服了以往单一出风口风机的诸多弊端,更有利于通风与保持结构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蜗板优选设置为四个;

28、本专利技术的蜗板为螺旋线型,更有利于流体在蜗壳装置内扩压流动,对风机的静压性能和通风效率都有提高;本专利技术若干个蜗板的布置是均匀的,更有利于保持结构的受力均衡、减少噪音、提高结构刚性;

29、同时,本专利技术蜗板的内侧端部上设有蜗舌,在迎风运动中,减少了流动阻力,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性能;本专利技术水滴型蜗舌是行业内首次使用,提高了风机的通风效率,减少了流体紊流带来的湍振影响;

30、同时,本专利技术结合实际的需要,创新性地设计了草帽型轮毂,草帽型轮毂设置在叶轮装置中,叶轮装置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中腔中,草帽型轮毂更加符合流体动力学原理,能对进入叶轮装置的气流起到更好的导流作用,减少了流体冲击和摩擦损失;

31、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具有结构稳定、振动小、通风效率高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装置、叶轮装置和进风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型通过螺线方程驱动生成;所述螺线方程为:ρ=480+1.1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为水滴型蜗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型蜗舌的平面线型轮廓包括半圆曲线和直线,所述半圆曲线一端与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端部末端相切,所述半圆曲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的一端相切,所述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背部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装置包括后盘、前盘和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设在所述后盘和所述前盘之间,相邻所述叶片之间构成风道;所述风道将所述第二中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草帽型轮毂设在所述后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包括外围平环和进口弧面;所述外围平环与所述进口弧面连接,所述进口弧面与所述进风环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类S型”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帽型轮毂过中心轴的截面的外轮廓为钟形曲线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进风环道上,用于对所述进风环道进行结构加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吊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装置、叶轮装置和进风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型通过螺线方程驱动生成;所述螺线方程为:ρ=480+1.1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为水滴型蜗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型蜗舌的平面线型轮廓包括半圆曲线和直线,所述半圆曲线一端与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端部末端相切,所述半圆曲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的一端相切,所述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线型的所述蜗板的背部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离心通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装置包括后盘、前盘和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设在所述后盘和所述前盘之间,相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国伟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肇庆德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