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68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申请涉及高压压铸模具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包括定模、动模和顶出装置,定模和动模合模时形成用于注塑的型腔,顶出装置连接在定模和动模之间,顶出装置包括抵紧组件和顶出杆,定模上开设有容纳顶出杆的容纳腔,顶出杆朝向动模的端面连接有推板,推板朝向动模的端面连接有顶针,容纳腔内壁开设有供顶针滑移的移动腔,抵紧组件连接在动模和定模上,顶出杆远离动模的表面设有抵紧面。本申请中抵紧组件和顶出杆的设置,顶出杆对推板板面均匀受力,推板不易受压形变,使顶针凸出定模的端部高度可控,保证顶针端部不易嵌入产品表面,保证产品符合接收标准,从而提高对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压压铸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模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或者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定模顶出结构,在动模和定模开模的过程中,顶住产品,确保产品完全和动模贴合,从而避免产品变形。

2、常规的定模顶出机构用的是弹簧结构,顶出结构靠复位杆复位,复位杆需要避开产品和浇排系统,所以通常间距较远,受模具厚度限制,定模顶板和推板的厚度比较薄,当复位杆跨度大、需要的顶出力较大时,弹簧会将顶板压变形,导致顶针凸出,凹入产品,当顶针印凹入产品过多时,使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从而导致产品不符合接收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顶针印凹入产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定模顶出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包括定模、动模和顶出装置,所述定模和动模合模时形成用于注塑的型腔,所述顶出装置连接在定模和动模之间,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抵紧组件和顶出杆,所述定模上开设有容纳顶出杆的容纳腔,所述顶出杆朝向动模的端面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动模的端面连接有顶针,所述容纳腔内壁开设有供顶针滑移的移动腔,所述顶针凸出移动腔的端部能够抵接型腔内的工件端面,所述抵紧组件连接在动模和定模上,所述顶出杆远离动模的表面设有抵紧面,所述抵紧面供抵紧组件抵紧端抵接,当所述抵紧组件抵紧端抵紧抵紧面时,驱使所述顶出杆压缩,带动所述定模朝靠近动模的方向滑移,所述定模端面和顶针端面齐平。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杆位于容纳腔内,驱使抵紧组件抵紧端抵紧抵紧面,带动顶出杆受压缩小,顶出杆在容纳腔内的占比空间缩小,驱使定模朝靠近动模的方向滑移,定模表面与顶针端面齐平,当型腔内的产品注塑成型时,驱使抵紧组件抵紧端脱离抵紧面,顶出杆受到的压力消失,顶出杆受自身弹力回弹,驱使定模朝远离动模的方向滑移,顶针端部在移动腔内壁滑移并凸出定模端面,凸出定模端面的顶针端部抵接型腔内的产品表面,使产品稳定脱离定模,使开模时产品不易被定模拉伸变形,同时顶出杆对推板板面均匀受力,推板不易受压形变,使顶针凸出定模的端部高度可控,保证顶针端部不易嵌入产品表面,保证产品符合接收标准,从而提高对产品的生产质量。

5、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拉杆和转动块,所述拉杆包括转动部、抵紧部和限位部,所述转动部一端转动连接在动模表面,所述转动部另一端连接在抵紧部上,所述抵紧部表面能够抵紧抵紧面,所述限位部连接在转动部朝向定模的表面,所述转动块连接在定模朝向限位部的端面,所述转动块位于限位部远离抵紧部的一侧,当所述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时,所述转动块端面抵紧限位部端面,并驱使所述定模朝靠近动模的方向滑移。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模和动模合模形成型腔时,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抵紧部端面抵紧抵紧面,带动顶出杆受压缩小,顶出杆在容纳腔内的体积缩小,同时转动块位于限位部远离抵紧部的一侧,且转动块表面抵紧限位部表面,带动定模朝靠近动模的方向移动,定模端面和顶针端部齐平,实现定模和动模的稳定合模。

7、可选的,所述转动块朝向限位部的表面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倾斜高度随到定模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限位面能够抵紧限位部表面,并导向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时,限位面抵紧限位部表面,并导向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形成限位,减少转动块的磨损,从而延长转动块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限位部朝向限位面的表面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的倾斜高度随到转动部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引导面能够抵接限位面,并导向所述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形成限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时,限位面抵接引导面,并导向转动部沿引导面朝远离抵紧部的方向滑移,限位面抵紧引导面,且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形成限位,减少限位部的磨损,从而延长拉杆的使用寿命。

11、可选的,所述抵紧面朝向抵紧部的表面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表面能够抵紧抵紧部表面形成限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时,抵紧部表面抵紧摩擦块表面,并驱使顶出杆受压形变,摩擦块表面抵紧抵紧部表面,减少抵紧面与抵紧部表面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顶出杆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推板朝向定模的表面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定模表面开设有供复位杆滑移的复位腔,所述复位杆的滑移方向和顶针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复位杆凸出定模的端部能够抵接动模表面,并导向定模和动模合模形成型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杆凸出定模的端部能够抵接动模表面,并导向定模和动模合模形成型腔,同时顶针端部与定模端面齐平,使定模在动模上不易发生偏移,实现定模和动模的稳定合模。

15、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动模表面,当凸出所述动模的定位块表面抵接转动部表面时,所述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形成限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时,抵紧部表面抵紧抵紧面形成限位,且定位块凸出动模的表面抵紧转动部表面形成定位,使工作人员无需继续驱使转动部转动,使转动部不易受压过大而断裂,从而保证转动部运行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端连接在动模表面,所述复位弹性件弹力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部外壁,所述复位弹性件具有弹力驱使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端连接在动模表面,复位弹性件弹力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部外壁,复位弹性件弹力驱使转动部朝靠近定模的方向转动,抵紧部表面抵紧摩擦块表面形成限位,实现对转动部的定向转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对工件的生产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连接在定模朝向顶出杆的表面,所述支撑块端面能够抵紧顶出杆表面形成支撑。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连接在定模表面,支撑块表面能够抵紧顶出杆表面形成支撑,当顶出杆受压缩小时,支撑块表面抵紧顶出杆表面,并带动定模朝靠近动模的方向转动,实现定模和动模的稳定合模。

21、可选的,所述转动块背离导向面的表面设有传导面,所述传导面的倾斜高度随到定模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限位部背离引导面的表面设有转动面,所述转动面能够抵接传导面,并导向所述转动部朝远离定模的方向转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转动部朝远离定模的方向转动,导向面抵接引导面,驱使转动块朝靠近抵紧部的方向滑移,传导面抵接转动面,并导向转动部朝远离定模的方向转动,使抵紧部表面与摩擦块表面之间的抵紧力消失,实现顶出杆的自动复位,减少转动块和拉杆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拉杆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动模(2)和顶出装置(3),所述定模(1)和动模(2)合模时形成用于注塑的型腔(11),所述顶出装置(3)连接在定模(1)和动模(2)之间,所述顶出装置(3)包括抵紧组件(31)和顶出杆(32),所述定模(1)上开设有容纳顶出杆(32)的容纳腔(122),所述顶出杆(32)朝向动模(2)的端面连接有推板(4),所述推板(4)朝向动模(2)的端面连接有顶针(6),所述容纳腔(122)内壁开设有供顶针(6)滑移的移动腔(123),所述顶针(6)凸出移动腔(123)的端部能够抵接型腔(11)内的工件端面,所述抵紧组件(31)连接在动模(2)和定模(1)上,所述顶出杆(32)远离动模(2)的表面设有抵紧面(321),所述抵紧面(321)供抵紧组件(31)抵紧端抵接,当所述抵紧组件(31)抵紧端抵紧抵紧面(321)时,驱使所述顶出杆(32)压缩,带动所述定模(1)朝靠近动模(2)的方向滑移,所述定模(1)端面和顶针(6)端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31)包括拉杆(311)和转动块(312),所述拉杆(311)包括转动部(3111)、抵紧部(3112)和限位部(3113),所述转动部(3111)一端转动连接在动模(2)表面,所述转动部(3111)另一端连接在抵紧部(3112)上,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能够抵紧抵紧面(321),所述限位部(3113)连接在转动部(3111)朝向定模(1)的表面,所述转动块(312)连接在定模(1)朝向限位部(3113)的端面,所述转动块(312)位于限位部(3113)远离抵紧部(3112)的一侧,当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时,所述转动块(312)端面抵紧限位部(3113)端面,并驱使所述定模(1)朝靠近动模(2)的方向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312)朝向限位部(3113)的表面设有限位面(3121),所述限位面(3121)的倾斜高度随到定模(1)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限位面(3121)能够抵紧限位部(3113)表面,并导向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113)朝向限位面(3121)的表面设有引导面(3114),所述引导面(3114)的倾斜高度随到转动部(3111)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引导面(3114)能够抵接限位面(3121),并导向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形成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面(321)朝向抵紧部(3112)的表面连接有摩擦块(8),所述摩擦块(8)表面能够抵紧抵紧部(3112)表面形成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朝向定模(1)的表面连接有复位杆(7),所述定模(1)表面开设有供复位杆(7)滑移的复位腔(124),所述复位杆(7)的滑移方向和顶针(6)的滑移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复位杆(7)凸出定模(1)的端部能够抵接动模(2)表面,并导向定模(1)和动模(2)合模形成型腔(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31)还包括定位块(313),所述定位块(313)连接在动模(2)表面,当凸出所述动模(2)的定位块(313)表面抵接转动部(3111)表面时,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形成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31)包括复位弹性件(314),所述复位弹性件(314)弹力方向的一端连接在动模(2)表面,所述复位弹性件(314)弹力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部(3111)外壁,所述复位弹性件(314)具有弹力驱使转动部(3111)朝靠近定模(1)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31)还包括支撑块(315),所述支撑块(315)连接在定模(1)朝向顶出杆(32)的表面,所述支撑块(315)端面能够抵紧顶出杆(32)表面形成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312)背离导向面的表面设有传导面(3122),所述传导面(3122)的倾斜高度随到定模(1)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限位部(3113)背离引导面(3114)的表面设有转动面(3115),所述转动面(3115)能够抵接传导面(3122),并导向所述转动部(3111)朝远离定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动模(2)和顶出装置(3),所述定模(1)和动模(2)合模时形成用于注塑的型腔(11),所述顶出装置(3)连接在定模(1)和动模(2)之间,所述顶出装置(3)包括抵紧组件(31)和顶出杆(32),所述定模(1)上开设有容纳顶出杆(32)的容纳腔(122),所述顶出杆(32)朝向动模(2)的端面连接有推板(4),所述推板(4)朝向动模(2)的端面连接有顶针(6),所述容纳腔(122)内壁开设有供顶针(6)滑移的移动腔(123),所述顶针(6)凸出移动腔(123)的端部能够抵接型腔(11)内的工件端面,所述抵紧组件(31)连接在动模(2)和定模(1)上,所述顶出杆(32)远离动模(2)的表面设有抵紧面(321),所述抵紧面(321)供抵紧组件(31)抵紧端抵接,当所述抵紧组件(31)抵紧端抵紧抵紧面(321)时,驱使所述顶出杆(32)压缩,带动所述定模(1)朝靠近动模(2)的方向滑移,所述定模(1)端面和顶针(6)端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31)包括拉杆(311)和转动块(312),所述拉杆(311)包括转动部(3111)、抵紧部(3112)和限位部(3113),所述转动部(3111)一端转动连接在动模(2)表面,所述转动部(3111)另一端连接在抵紧部(3112)上,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能够抵紧抵紧面(321),所述限位部(3113)连接在转动部(3111)朝向定模(1)的表面,所述转动块(312)连接在定模(1)朝向限位部(3113)的端面,所述转动块(312)位于限位部(3113)远离抵紧部(3112)的一侧,当所述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时,所述转动块(312)端面抵紧限位部(3113)端面,并驱使所述定模(1)朝靠近动模(2)的方向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312)朝向限位部(3113)的表面设有限位面(3121),所述限位面(3121)的倾斜高度随到定模(1)的距离缩小而增大,所述限位面(3121)能够抵紧限位部(3113)表面,并导向抵紧部(3112)表面抵紧抵紧面(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盛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埃利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