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64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封闭式的主体(1)、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的传感器组件(2)、套设于所述主体(1)上并处于所述传感器组件(2)的两侧的两个支撑部(3),各所述支撑部(3)能够将所述主体(1)牢固地支撑在管道内部,所述主体(1)能够在外力的推动下带动所述传感器组件(2)沿着管道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对管道进行内应力检测。得益于所述支撑部(3)的设置,所述主体(1)能够保持在管道轴向中心线上活动并完成内应力检测,从而提高了管道内应力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场景,能够作为各种框架结构的支撑部件以及流体的输送装置。管道在长期服役的过程中,由于复杂载荷以及腐蚀介质的综合作用,会面临磨损、断裂等风险,在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对管道定期进行内应力检测,预估其使用寿命,以决定是否应当对管道采取诸如加固、更换等措施。

2、专利公布号为cn 114624330 a,名称为“一种新型海洋立管结构磁记忆内检测器”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海洋油气立管结构的磁记忆内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驱动皮碗结构两端的介质压差驱动,在海洋立管内部爬行。该检测机构为可变径式的结构,在保证了检测传感器能够覆盖整个管道内壁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可应用于海洋立管结构早期疲劳损伤的检测。

3、然而,该种技术方案仅依靠可变形程度较高的驱动皮碗来限定检测器在管道内部的位置,导致在工作过程中,检测器主体会因为容易发生晃动,而偏离管道的轴向中心线。测试姿态的不稳定性,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封闭式的主体;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传感器组件;套设于所述主体上并处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两侧的两个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撑部能够紧密贴合在管道内壁上而将所述主体支撑在管道的内部,所述主体能够在外力的推动下沿着管道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传感器组件移动并对管道进行内应力检测。

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拓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以下实施例:

3、各所述支撑部均包括圆环形的支撑件和驱动皮碗。

4、各所述支撑部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驱动皮碗之间的隔离圈。

5、所述支撑件、所述驱动皮碗和所述隔离圈通过沿轴向延伸的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6、所述主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两端的外径扩张的两个第二部分,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上。

7、在所述主体的前端连接有防撞头。

8、所述防撞头包括交叉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

9、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支座,分别连接在所述支座两端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的自由端之间的传感器盒。

10、所述传感器盒分别通过第一端销和第二端销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相连接。

11、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为电池仓。

12、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支撑部的设计,能够将主体稳固地置于管道内部的轴向中心线上,从而使得主体在工作状态时,难以发生晃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应力检测的准确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防撞头的结构更为简单,在起到防撞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易于加工性和经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3)均包括圆环形的支撑件(31)和驱动皮碗(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3)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和所述驱动皮碗(32)之间的隔离圈(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所述驱动皮碗(32)和所述隔离圈(33)通过沿轴向延伸的紧固件(34)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包括第一部分(1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1)两端的外径扩张的两个第二部分(112),两个所述支撑部(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防撞头(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头(4)包括交叉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半环(41)和第二半环(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2)包括与所述主体(1)相连接的支座(21),分别连接在所述支座(21)两端的第一摆杆(22)和第二摆杆(23),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22)和所述第二摆杆(23)的自由端之间的传感器盒(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盒(24)分别通过第一端销(25)和第二端销(26)与所述第一摆杆(22)和所述第二摆杆(23)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件(5),所述电源组件(5)包括第一端头(51)、第二端头(5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头(51)和所述第二端头(52)之间的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的内部设置为电池仓(5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3)均包括圆环形的支撑件(31)和驱动皮碗(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3)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和所述驱动皮碗(32)之间的隔离圈(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所述驱动皮碗(32)和所述隔离圈(33)通过沿轴向延伸的紧固件(34)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包括第一部分(1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1)两端的外径扩张的两个第二部分(112),两个所述支撑部(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内应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防撞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晋孙家祥李明朝刘多亚傅忠尧孙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