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58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喷淋块和吹风块,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梯形板转动,进一步带动电器外壳转动,同时水泵带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经水泵的输出端进入喷淋腔的内部,进一步冷却水经喷头处喷出,对电器外壳进行冷却,同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送带工作,进而带动往复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运动,进而带动吹风块运动,进一步风扇工作将冷却风经出风孔处吹出对电器外壳进行吹干,同时带走大量的热量,进一步喷出的冷却水流入蓄水腔的内部经连接管处进入水箱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水对电器外壳进行冷却,达到了对加工用电器外壳进行快速冷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外壳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电器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器外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器的外壳加工过程中,多由熔融的塑胶液体注塑成型,在电器外壳注塑成型后需要及时的冷却;

2、在电器外壳加工过程中,对电器外壳的冷却过程必不可少,刚注塑成型的电器外壳表面会有大量的热量,容易发生形变,及时对注塑成型的电器外壳进行冷却有利于电器外壳定型,保证电器外壳的质量好,

3、但是,现有的对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多为人工浇水冷却或自然静置冷却,冷却时间过长,对电器外壳的冷却效率低下,不能快速带走电器外壳表面大量的热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实际情况的操作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多为人工浇水冷却或自然静置冷却,冷却时间过长,对电器外壳的冷却效率低下,不能快速带走电器外壳表面大量的热量,存在一定的缺陷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3),所述往复丝杆(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吹风块(5),所述吹风块(5)的内部开设有吹风腔(6),所述吹风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7),所述吹风块(5)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8),所述吹风块(5)远离移动块(4)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出风孔(9),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0),所述L型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且固定连接有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架(2),所述u型架(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3),所述往复丝杆(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吹风块(5),所述吹风块(5)的内部开设有吹风腔(6),所述吹风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7),所述吹风块(5)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8),所述吹风块(5)远离移动块(4)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出风孔(9),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板(20),所述l型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且固定连接有梯形板(22),所述梯形板(22)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3)的底部之间通过传送带(23)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外壳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水泵(13)、喷淋块(10)、喷淋腔(11)、喷头(12)、蓄水腔(17)、连接管(19)和水箱(14),所述喷淋块(10)固定连接于u型架(2)的内壁,所述喷淋腔(11)开设于喷淋块(10)的内部,所述喷头(12)等距固定连接于喷淋块(10)的外部,所述水泵(1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水箱(14)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部,所述蓄水腔(17)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挺李春燕郁举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图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