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52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该电化学装置包括外壳和泄压机构,外壳的第一壁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泄压机构覆盖第一通孔,泄压机构包括胶膜,胶膜能够受热熔融或失粘以形成第一泄压通道,外壳的第二壁体上设置有刻痕槽,刻痕槽能够在外壳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破裂,以形成第二泄压通道,使得电化学装置能够形成两条泄压通道,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泄压灵敏度和泄压的可靠性,减小电化学装置热失控的概率;刻痕槽的深度S1和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足0.1*S2≤S1≤0.95*S2,并且由于电化学装置通过多通道泄压,因此将刻痕槽的深度S1设置在上述范围能够实现较快的泄压响应,且不易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对电池的质量及安全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2、目前,电化学装置的外壳上设置有刻痕槽,能够在电化学装置的内部压力过大时破裂,以形成泄压通道,对电化学装置进行泄压。而刻痕槽的热灵敏性较差,造成泄压的可靠性较差,热失控的概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电化学装置的泄压灵敏度。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

3、外壳,包括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第一壁体设置有第一通孔;

4、泄压机构,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泄压机构包括胶膜,所述胶膜能够受热熔融或失粘以形成连通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的第一泄压通道;

5、所述第二壁体上设置有刻痕槽,所述刻痕槽能够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破裂,以形成连通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的第二泄压通道;

6、所述刻痕槽的深度为s1,所述第二壁体的厚度为s2,满足0.1*s2≤s1≤0.95*s2;

7、所述刻痕槽呈弧形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二壁体的中心弯曲。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化学装置包括外壳及泄压机构,外壳包括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泄压机构覆盖第一壁体的第一通孔,泄压机构包括胶膜,胶膜能够受热熔融或失粘以形成连通外壳内部和外部的第一泄压通道,外壳上还设置有刻痕槽,刻痕槽能够在外壳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破裂,以形成连通外壳内部和外部的第二泄压通道,即在电化学装置的温度较高时,能够形成第一泄压通道,在电化学装置的内部压力较高时,能够形成第二泄压通道,从而使得电化学装置能够形成两条泄压通道,电化学装置在发生安全风险时,主要有两种现象:发热及产气,泄压机构可以有效感知电化学装置的发热,达到熔点时产生泄压。而当电化学装置出现一些产热较少、产气较多的工况如过放的情况,电化学装置内部产热较少,产气量较大,因此需要泄压,但泄压机构对温度较为敏感,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泄压,而刻痕槽可以有效感知电化学装置产气,产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外壳气胀变形,刻痕槽开启,上述方案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泄压灵敏度和泄压的可靠性,减小电化学装置热失控的概率。通过使得刻痕槽的深度s1,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足0.1*s2≤s1≤0.95*s2,能够使得外壳内部的压力较大时,刻痕槽容易破裂,泄压可靠性较高,并且刻痕槽的成本较低,刻痕槽不易在电化学装置跌落或受外力作用时破裂;当刻痕槽较深时,泄压响应快,但太深容易造成破裂,当刻痕槽较浅时,不容易破裂,但泄压响应较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刻痕槽深度能够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由于本方案为泄压机构与刻痕槽共同的作用,因此能够将刻痕槽深度做的更小也不会出现泄压响应缓慢的问题;在电化学装置中如果仅设置单一刻痕槽泄压功能,因为刻痕槽泄压灵敏度低,需要将刻痕槽加深,但刻痕槽较深时存在滚筒、跌落漏液的问题,且刻痕槽成本高,本方案通过多通道的泄压结构,因此能够将刻痕槽的深度限定到上述范围之内;通过将刻痕槽设置成弧形,且使得刻痕槽朝向第二壁体的中心弯曲,能够便于刻痕槽的加工成型,并且外壳内部的压力较大时,第二壁体的中部受力较大,因此刻痕槽更容易破裂并形成较大的泄压口,便于外壳内部的气体快速排出,泄压可靠性较高。

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0.4*s2≤s1≤0.8*s2。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得刻痕槽的深度s1,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足0.4*s2≤s1≤0.8*s2,能够进一步使得外壳内部的压力较大时,刻痕槽容易破裂,泄压可靠性较高,并且刻痕槽的成本较低,刻痕槽不易在电化学装置跌落或受外力作用时破裂。

1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0.55*s2≤s1≤0.8*s2。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得刻痕槽的深度s1,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足满足0.55*s2≤s1≤0.8*s2,能够进一步使得外壳内部的压力较大时,刻痕槽容易破裂,泄压可靠性较高,并且刻痕槽的成本较低,刻痕槽不易在电化学装置跌落或受外力作用时破裂,通过将本方案的热熔泄压(泄压机构)与刻痕槽集成于同一电化学装置的外壳,能够实现将刻痕槽的深度s1和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足0.55*s2≤s1≤0.8*s2。

1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胶膜背向壳体的一侧设置第一金属片,能够减小胶膜的渗水面积,使得泄压机构的密封效果更好。

1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胶膜呈圆形或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胶膜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金属片设置成圆形,将胶膜设置成圆形或圆环形设置,将第一通孔设置成圆形,并使得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胶膜的外径,使得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径,能够便于胶膜、第一金属片与外壳装配,且第一金属片能够覆盖第一通孔,减小水汽经胶膜、第一通孔渗入外壳内部的可能性,使得泄压机构的密封效果更好。

1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有第二通孔。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金属片以与外壳焊接,能够使得泄压机构与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定,密封效果更好。

1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金属片设置成圆形,将第一通孔设置成圆形,将第二金属片设置成圆环形,并使得第二金属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便于第二金属片与外壳焊接;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金属片的外径,能够减小第一金属片遮挡第二金属片与外壳焊接的可能;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金属片的内径,使得第一金属片能够覆盖第二通孔,减小水汽经胶膜、第二通孔渗入外壳内部的可能性,使得泄压机构的密封效果更好。

2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为d2,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为d3,满足0.2mm≤d1≤5mm,1mm≤d2≤6mm,0.1mm≤d3≤3mm。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通孔的直径d1设置在0.2mm至5mm,能够使得电化学装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4*S2≤S1≤0.8*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55*S2≤S1≤0.8*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胶膜呈圆形或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胶膜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有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为D2,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为D3,满足0.2mm≤D1≤5mm,1mm≤D2≤6mm,0.1mm≤D3≤3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厚度为H1,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厚度为H2,满足0.03mm≤H1≤1mm,0.03mm≤H2≤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的熔点为T,满足95℃≤T≤13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胶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熔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熔点为T1,所述第二胶层的熔点为T2,满足95℃≤T1≤135℃,140℃≤T2≤19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胶膜还包括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位于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一金属片之间,所述第三胶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熔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层的熔点为T3,满足95℃≤T3≤13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凹槽,所述泄压机构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呈跑道形、长方形或椭圆形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多个侧壁,所述底壁和多个所述侧壁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壳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侧壁为所述第一壁体,所述底壁或所述壳盖为所述第二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极柱,所述极柱和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同一个所述侧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极柱,所述极柱和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不同的所述侧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靠近所述外壳的边角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极柱,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刻痕槽靠近所述外壳设置有所述极柱的一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的宽度向靠近所述外壳内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的最大宽度为W,满足0.02mm≤W≤0.5mm。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05mm≤W≤0.2mm。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06mm≤W≤0.18mm。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体的厚度S2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4*s2≤s1≤0.8*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0.55*s2≤s1≤0.8*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胶膜呈圆形或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胶膜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胶膜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外壳焊接,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有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金属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径为d2,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内径为d3,满足0.2mm≤d1≤5mm,1mm≤d2≤6mm,0.1mm≤d3≤3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厚度为h1,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厚度为h2,满足0.03mm≤h1≤1mm,0.03mm≤h2≤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的熔点为t,满足95℃≤t≤13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胶层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熔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熔点为t1,所述第二胶层的熔点为t2,满足95℃≤t1≤135℃,140℃≤t2≤190℃。

1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