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49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座杆和控制面板,所述座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高度的犁刀,所述座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喷淋液体进行储存的储液箱和用于对土壤调节PH值的粉料进行存储的粉料下料箱,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喷淋的液体喷发管道组件,所述座杆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料下料箱内粉料进行拨动下料的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所述座杆上设置有升降支架结构,通过升降支架结构、犁刀、储液箱、粉料下料箱、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和液体喷发管道组件等之间彼此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改良土壤结构、淋洗除盐和调节土壤pH值等多种治理措施的一体化,且还方便后续耐盐碱植物的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较高,ph值较高,导致植物难以生长的土地,综合治理盐碱地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盐分含量、调节土壤ph值,以恢复土地的肥力和植被生长能力。

2、综合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包括:

3、1.改良土壤结构:通过加入有机肥料等改良材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盐分积累的速度。

4、2.淋洗除盐:利用淋洗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水来冲洗土壤表层的盐分,将盐分冲刷至下方土层,达到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目的。

5、3.水分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严格的水分管理,合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过量排水,以控制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6、4.调节土壤ph值:通过添加石灰或其他调节剂来降低土壤的ph值,以改善盐碱土壤的酸碱度。

7、5.种植耐盐碱植物: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种植,这些植物具有耐盐碱的特性,并能够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盐分,帮助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8、6.沿海地区可以使用海水稻等盐碱土植物进行种植,这种植物对盐分浓度更为适应,可以有效治理盐碱地。

9、申请号为202110814144.0的一种盐碱地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包括过滤总管、与过滤总管连接的若干个过滤单元以及控制器,通过获取盐碱地盐含量,并根据该盐含量确定注水量,并在确定完成时,埋设过滤总管和过滤单元,在埋设完成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各分泵向盐碱地注水以及向过滤单元输送吸附材料和中和材料以过滤盐碱地的盐分;

10、申请号为202111090243.5的一种采用固废物综合治理盐碱地的结构及方法,包括固废物铺层和挖设在盐碱地上的深坑;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固废物综合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酸碱地上挖深坑。

11、然而,目前的治疗系统,功能单一,大多只能实现翻耕、淋洗以及调节土壤ph值等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治理,治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座杆和控制面板,所述座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高度的犁刀,所述座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喷淋液体进行储存的储液箱和用于对土壤调节ph值的粉料进行存储的粉料下料箱,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喷淋的液体喷发管道组件,所述座杆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料下料箱内粉料进行拨动下料的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所述座杆上设置有升降支架结构,所述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座杆两端的车轮;

6、在车轮移动过程中,车轮能够通过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的带轮驱动机构实现对粉料下料箱的拨动下料。

7、进一步,所述座杆内沿上下方向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的内侧轮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座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滑槽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沿座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与犁刀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滑孔,每个第一调节滑孔内均上下调节设置有升降杆,每个升降杆的下端与对应的犁刀彼此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螺纹连接有与升降杆一一对应的第二紧定螺栓,第二紧定螺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滑孔内并与对应的升降杆彼此抵接,所述座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推杆头端朝下并与升降座彼此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液压缸的输入端。

8、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架结构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支杆,两个支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至座杆的两端,两个支杆之间通过连杆彼此固定连接,两个支杆之间设置有拉杆,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座杆上,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液压缸的一端,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座板,座板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安装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二液压缸的输入端。

9、进一步,所述储液箱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座杆上,储液箱的外形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状,所述储液箱的上侧开设有加液口且加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储液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其内部液体体积的透明观察窗。

10、进一步,所述粉料下料箱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上,粉料下料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外形呈轴线水平的圆柱体形状,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且底侧开设有下料口,所述箱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料管道,加料管道的下端管口与箱体内部彼此连通,所述加料管道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加料斗,加料斗的外形呈上宽下窄的锥体漏斗形状,加料斗的上侧开口处铰接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11、进一步,所述座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轮杆,每个轮杆上均通过轮轴转动设置有车轮,所述下料口处开设有旋转腔室,旋转腔室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以其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拨料叶片,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粉料下料箱并通过带轮驱动机构与转轴彼此传动连接。

12、进一步,所述带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固定设置在轮轴上,第二带轮固定设置在转轴的轴端,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彼此啮合传动。

13、进一步,所述液体喷发管道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液箱内的液体泵,液体泵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液管的一端,导液管的另一端穿出储液箱底部并连接有若干个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的数量与犁刀的数量一一对应,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通液管,通液管的下端呈圆弧状并连接有喷液头,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液体泵的输入端。

14、进一步,所述升降座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实现对各个通液管高度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滑孔,通液管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调节滑孔内,所述升降座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实现对通液管紧定抵接的第一紧定螺栓,通液管及喷液头设置在对应犁刀的后侧。

15、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的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座杆通过升降支架结构与外部车体彼此连接,升降支架结构能够实现座杆的驱动上下升降,从而实现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的车轮与地面接触或者地面分离;

17、s2:在s1步骤中,升降支架结构驱动下料结构的车轮与地面接触,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转动下,能够通过带轮驱动机构带动转轴及拨料叶片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内粉剂的拨动下料;

18、s3:第一液压缸驱动升降座上下升降,从而能够驱动犁刀的上下升降,由此实现犁刀对地面的犁地以及控制犁地的深度,此过程中,液体喷发管道组件能够将储液箱内的液体对犁沟进行喷发液体;

19、s4:在s2和s3步骤中,液体喷发管道组件将储液箱内的液体对犁沟进行喷发液体配合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对粉料下料箱内的粉料进行拨动下料,从而能够实现粉料与土壤的充分混合。

20、(三)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杆(1)和控制面板(6),所述座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高度的犁刀(3),所述座杆(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喷淋液体进行储存的储液箱(4)和用于对土壤调节PH值的粉料进行存储的粉料下料箱(5),所述储液箱(4)上设置有用于喷淋的液体喷发管道组件(8),所述座杆(1)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料下料箱(5)内粉料进行拨动下料的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7),所述座杆(1)上设置有升降支架结构(2),所述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7)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座杆(1)两端的车轮(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杆(1)内沿上下方向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的内侧轮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座杆(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滑槽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升降座(101),所述升降座(101)上沿座杆(1)长度方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与犁刀(3)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滑孔,每个第一调节滑孔内均上下调节设置有升降杆(301),每个升降杆(301)的下端与对应的犁刀(3)彼此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101)上螺纹连接有与升降杆(301)一一对应的第二紧定螺栓(105),第二紧定螺栓(10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滑孔内并与对应的升降杆(301)彼此抵接,所述座杆(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支架(103)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04),第一液压缸(104)的推杆头端朝下并与升降座(101)彼此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液压缸(104)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结构(2)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支杆(201),两个支杆(201)的一端分别铰接至座杆(1)的两端,两个支杆(201)之间通过连杆(206)彼此固定连接,两个支杆(201)之间设置有拉杆(207),拉杆(207)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座杆(1)上,拉杆(207)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液压缸(202)的一端,第二液压缸(20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205)铰接有座板(203),座板(203)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安装孔(204),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二液压缸(202)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4)通过固定座(9)固定设置在座杆(1)上,储液箱(4)的外形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状,所述储液箱(4)的上侧开设有加液口且加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401),所述储液箱(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其内部液体体积的透明观察窗(4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下料箱(5)固定设置在固定座(9)上,粉料下料箱(5)包括箱体(501),箱体(501)的外形呈轴线水平的圆柱体形状,所述箱体(501)的内部中空且底侧开设有下料口(505),所述箱体(50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料管道(502),加料管道(502)的下端管口与箱体(501)内部彼此连通,所述加料管道(502)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加料斗(503),加料斗(503)的外形呈上宽下窄的锥体漏斗形状,加料斗(503)的上侧开口处铰接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杆(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轮杆(707),每个轮杆(707)上均通过轮轴(708)转动设置有车轮(701),所述下料口(505)处开设有旋转腔室(506),旋转腔室(506)内转动设置有转轴(705),转轴(70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以其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拨料叶片(706),所述转轴(705)的一端穿出粉料下料箱(5)并通过带轮驱动机构与转轴(705)彼此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702)和第二带轮(704),第一带轮(702)固定设置在轮轴(708)上,第二带轮(704)固定设置在转轴(705)的轴端,第一带轮(702)和第二带轮(704)之间通过传动带(703)彼此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发管道组件(8)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液箱(4)内的液体泵(801),液体泵(801)的出液口连接有导液管(802)的一端,导液管(802)的另一端穿出储液箱(4)底部并连接有若干个连接管(803)的一端,连接管(803)的数量与犁刀(3)的数量一一对应,连接管(803)的另一端连接通液管(804),通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杆(1)和控制面板(6),所述座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高度的犁刀(3),所述座杆(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喷淋液体进行储存的储液箱(4)和用于对土壤调节ph值的粉料进行存储的粉料下料箱(5),所述储液箱(4)上设置有用于喷淋的液体喷发管道组件(8),所述座杆(1)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料下料箱(5)内粉料进行拨动下料的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7),所述座杆(1)上设置有升降支架结构(2),所述移动轮驱动下料结构(7)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座杆(1)两端的车轮(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杆(1)内沿上下方向贯穿开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的内侧轮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座杆(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滑槽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升降座(101),所述升降座(101)上沿座杆(1)长度方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与犁刀(3)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滑孔,每个第一调节滑孔内均上下调节设置有升降杆(301),每个升降杆(301)的下端与对应的犁刀(3)彼此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101)上螺纹连接有与升降杆(301)一一对应的第二紧定螺栓(105),第二紧定螺栓(10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滑孔内并与对应的升降杆(301)彼此抵接,所述座杆(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支架(103)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04),第一液压缸(104)的推杆头端朝下并与升降座(101)彼此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液压缸(104)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结构(2)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支杆(201),两个支杆(201)的一端分别铰接至座杆(1)的两端,两个支杆(201)之间通过连杆(206)彼此固定连接,两个支杆(201)之间设置有拉杆(207),拉杆(207)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座杆(1)上,拉杆(207)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液压缸(202)的一端,第二液压缸(20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205)铰接有座板(203),座板(203)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安装孔(204),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二液压缸(202)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4)通过固定座(9)固定设置在座杆(1)上,储液箱(4)的外形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状,所述储液箱(4)的上侧开设有加液口且加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401),所述储液箱(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其内部液体体积的透明观察窗(402)。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丽慧刘军康鸿杰王钰郭丽丽刘春芳李晓丹岳军校牛刚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