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9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本技术将浮桥组件与淤泥输送管结合,即可以保障淤泥输送管的正常工作,又便于行人行走。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设置于淤泥输送管上,包括:浮板;设置于浮板底部与淤泥输送管固定连接的抱箍机构;以及固定于浮板底部的增浮构件;所述浮板两端呈弧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


技术介绍

1、小型采泥船由于缺乏淤泥处理能力只能将采集的淤泥通过淤泥输送管输送至岸边,为保证淤泥输送管管体保持在水面上下,常利用多个夹管式浮体的浮力将淤泥输送管固定,同时,实际工程应用中为方便人员上岸、上船,常需要单独搭建浮桥,如果能利用淤泥输送管搭建浮桥,则即保障了淤泥输送管的正常工作,又便于行人行走,便利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将浮桥组件与淤泥输送管结合,即可以保障淤泥输送管的正常工作,又便于行人行走。

2、本技术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设置于淤泥输送管上,包括:浮板;设置于浮板底部与淤泥输送管固定连接的抱箍机构;以及固定于浮板底部的增浮构件;所述浮板两端呈弧形。

3、由于淤泥输送管受水流影响可能弯曲,将浮板两端设计成弧形,可避免连接多个浮桥组件时,浮桥组件受挤压无法固定。

4、所述抱箍机构包括与所述浮板铰接的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相对设置,其自由端通过紧固件将淤泥输送管固定。

5、所述紧固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适配的螺母。

6、第一抱箍、第二抱箍、螺栓和螺母均可采用塑料材质,减少配重,增加浮板的浮力。

7、所述增浮构件为浮桶。

8、浮桶可增加浮板的浮力,确保浮板浮在水面上,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浮板底部。

9、所述浮板顶部固定护栏。

10、护栏沿浮板顶部长度方向固定,提高行人在浮板上通行的安全性。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浮桥组件与淤泥输送管结合,即可以保障淤泥输送管的正常工作,又便于行人行走。通过将浮板两端设计成弧形,可避免连接多个浮桥组件时,浮桥组件受挤压无法固定;护栏沿浮板顶部长度方向固定,提高行人在浮板上通行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设置于淤泥输送管(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机构包括与所述浮板(2)铰接的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所述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相对设置,其自由端通过紧固件(6)将淤泥输送管(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适配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浮构件(3)为浮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顶部固定护栏(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设置于淤泥输送管(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输送管的浮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机构包括与所述浮板(2)铰接的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所述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相对设置,其自由端通过紧固件(6)将淤泥输送管(1)固定。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宗乾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平原县水利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