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88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分离器主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进料管连接,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罐;过滤单元,设置在过滤罐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过滤单元用于对过滤罐内部的流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通过出料管输送至分离器主体中;排污管,设置在过滤罐的外底部,排污管用于排放堆积在过滤罐底部的杂质。本申请在过滤罐内顶部设置过滤单元,使杂质大部分都沉淀在过滤罐底部,减少流体中杂质的浓度,减少了过滤单元被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过滤单元采用外过滤的方式,杂质将堆积在过滤单元的外侧面上,当过滤单元被堵塞时将其从过滤罐中取出清洗即可,清理起来也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


技术介绍

1、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从井下抽取的石油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天然气、水、原油以及大量的固体杂质,在对这些石油输送前需要采用三相分离器进行初步的分离,以形成天然气、水和石油,并将沉淀的固体杂质排出。

2、由于固体杂质的存在,导致三相分离器在分离过程中很容易被堵塞,因为通常都会在三相分离器内部和外部额外安装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对输入的石油进行过滤后再进行三相分离,以减少三相分离器内部被堵塞的发生。例如cn113750633a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在三相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设置了防堵进料组件,该防堵进料组件通过对杂物拍打和对筛板进行振动控制,减少了杂物聚集在筛板上的可能性,进而减少了堵塞的发生。

3、然而,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减少堵塞的发生,但是在长时间过滤后,筛板上方将堆积大量杂物,此时拍打和振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仍然会出现堵塞的情况,而且在堵塞发生后上述专利的防堵进料组件清理的难度也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堵塞效果不好以及清理难度大的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分离器主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进料管连接,过滤组件包括:

3、过滤罐;

4、过滤单元,设置在过滤罐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过滤单元用于对过滤罐内部的流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通过出料管输送至分离器主体中;

5、排污管,设置在过滤罐的外底部,排污管用于排放堆积在过滤罐底部的杂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过滤单元采用不同的孔径,多个过滤单元沿流体流动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过滤单元中位于最上游的过滤单元与过滤罐中的流体接触,并采用外过滤的方式对流体进行过滤;其他的过滤单元均设置在密闭的腔体中,位于腔体中的过滤单元对上一级的过滤单元过滤后的流体采用内过滤的方式再次进行过滤,并输送至下一级的过滤单元或出料管。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单元包括外支撑体和过滤膜,外支撑体为螺旋状的空心结构,过滤膜插设在外支撑体内部,过滤膜为两层,两层过滤膜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支撑体包括底部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位于过滤膜的上下两侧,侧面支撑板位于过滤膜的左右两侧,两个底部支撑板和两个侧面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将过滤膜围绕,侧面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单元还包括封口板,封口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封口板分别连接在过滤膜的上下两端,以使过滤膜的两端封闭。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层过滤膜之间设置有内支撑体。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罐内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杂质检测单元,杂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过滤罐底部堆积的杂质的高度,当高度达到高度阈值时阀门打开。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罐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有提示单元和压力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过滤罐内部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压力阈值时提示单元发出提醒信息。

15、本申请中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具有以下优点:

16、采用在过滤罐内顶部设置过滤单元的方式,使杂质大部分都沉淀在过滤罐底部,减少流体中杂质的浓度,进而减少了过滤单元被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过滤单元采用外过滤的方式,杂质将堆积在过滤单元的外侧面上,当过滤单元被堵塞时将其从过滤罐中取出进行清洗即可,清理起来也很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分离器主体(100)和过滤组件(300),所述过滤组件(300)与进料管(2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采用不同的孔径,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沿流体流动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中位于最上游的所述过滤单元(320)与所述过滤罐(310)中的流体接触,并采用外过滤的方式对流体进行过滤;其他的所述过滤单元(320)均设置在密闭的腔体中,位于所述腔体中的所述过滤单元(320)对上一级的所述过滤单元(320)过滤后的流体采用内过滤的方式再次进行过滤,并输送至下一级的所述过滤单元(320)或所述出料管(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20)包括外支撑体(322)和过滤膜(325),所述外支撑体(322)为螺旋状的空心结构,所述过滤膜(325)插设在所述外支撑体(322)内部,所述过滤膜(325)为两层,两层所述过滤膜(325)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体(322)包括底部支撑板(323)和侧面支撑板(324),所述底部支撑板(323)位于所述过滤膜(325)的上下两侧,所述侧面支撑板(324)位于所述过滤膜(325)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底部支撑板(323)和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板(324)连接在一起将所述过滤膜(325)围绕,所述侧面支撑板(324)上设置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20)还包括封口板(326),所述封口板(3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封口板(326)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滤膜(325)的上下两端,以使所述过滤膜(325)的两端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过滤膜(325)之间设置有内支撑体(3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310)内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杂质检测单元,所述杂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滤罐(310)底部堆积的杂质的高度,当所述高度达到高度阈值时所述阀门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310)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有提示单元和压力检测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滤罐(310)内部的压力,当所述压力超过压力阈值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醒信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分离器主体(100)和过滤组件(300),所述过滤组件(300)与进料管(2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采用不同的孔径,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沿流体流动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单元(320)中位于最上游的所述过滤单元(320)与所述过滤罐(310)中的流体接触,并采用外过滤的方式对流体进行过滤;其他的所述过滤单元(320)均设置在密闭的腔体中,位于所述腔体中的所述过滤单元(320)对上一级的所述过滤单元(320)过滤后的流体采用内过滤的方式再次进行过滤,并输送至下一级的所述过滤单元(320)或所述出料管(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20)包括外支撑体(322)和过滤膜(325),所述外支撑体(322)为螺旋状的空心结构,所述过滤膜(325)插设在所述外支撑体(322)内部,所述过滤膜(325)为两层,两层所述过滤膜(325)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防止堵塞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体(322)包括底部支撑板(323)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敏鲁礼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恒旭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