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467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通过移动患者头部三维模型,模拟修复后的目标形态,并获得修复体初始轮廓,初始轮廓包括贴合面及初始组织面;根据颊黏膜厚度变化率,对组织面进行调整;最后根据贴合面和调整后的组织面生成个性化定制的修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能够可视化模拟修复效果,患者佩戴后能够使得面部轮廓饱满流畅,实现模拟结果的精准还原,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摘戴,易于清理,不影响患者日常言语咀嚼,舒适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还具有无痛、不良反应轻、生产成本低、可调节、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部矫正,尤其是涉及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1、面颊部凹陷在临床上很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发育不良、消瘦、增龄性改变等;面颊部凹陷可影响面部轮廓曲线,令人显得消瘦、面相苍老、亲和力差等。

2、临床上治疗面颊部凹陷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自体脂肪注射移植,膨体等人工材料植入、化妆品使用等。其中透明质酸作为软组织填充剂,临床上应用较多。但透明质酸注射常伴有疼痛,体验感较差;同时易吸收,需定期注射,反复治疗费用较高;此外还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如局部皮下淤血、青紫,硬结、感染、栓塞、坏死等。而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存在脂肪获取过程繁琐,脂肪成活率低,脂肪移位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自体脂肪填充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假面感,这种“肿、假、丑”会长达3-6个月。使用面部化妆品则耗时长、效果不显著。

3、公开号为cn11402805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面部改善系统、装置及方法,通过用于从口腔内鼓胀面部凹陷部位的鼓胀装置实现预防、改善或矫正面部凹陷,但是该专利中采用充有一定量气体或液体的囊体作为膨胀装置,佩戴舒适度低,且存在破裂的风险,同时膨胀装置易发生形变,对面部凹陷部位的改善效果不稳定,该专利也没有公开具体制作细节,未考虑到患者佩戴后是否影响发音、咀嚼等问题。

4、公开号为cn10122414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制作赝复体的方法,利用了ct等医学图像技术、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准确地得到患者颅颌面部数据,并利用三维软件来获取患者颅颌面所缺损部位的修复体三维模型,制备赝复体,但是未考虑到面部皮肤、黏膜受压迫时的变化,采用该方法制得的赝复体在佩戴时通常无法达到模拟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通过佩戴于口内的修复装置,实现改善面颊部凹陷,使得面部轮廓饱满流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包括固位体及修复体,所述固位体固定于上颌磨牙颊面,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修复体填充在上颌磨牙与颊黏膜之间用于修复面颊凹陷,所述修复体包括贴合面及组织面,所述贴合面设置有与固位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贴合面隆起后形成组织面,所述组织面与颊黏膜接触。

4、进一步地,所述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颌面部ct数据及面扫数据获得患者头部的三维模型作为初始形态,移动三维模型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直至面颊轮廓达到修复后的目标形态,例如可以将三维模型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纵向分为若干份,将所述若干份按不同幅度的向外移动,所述的目标形态为患者认可的目标形态、医师认可的目标形态或患者和医师商定后的目标形态,按照向外移动的移动区域设定修复体初始轮廓,所述初始轮廓包括贴合面及初始组织面;

6、测量患者自然状态的颊部黏膜厚度及颊黏膜厚度变化率;

7、将初始组织面向外增加自然状态的颊部黏膜厚度×颊黏膜厚度变化率,得到调整后的组织面;

8、根据贴合面和调整后的组织面制得修复体,例如可以通过3d打印或倒模,贴合面的轮廓可以通过口扫数据确定,使贴合面与牙面更加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颊黏膜厚度变化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通过mri数据分别测量患者自然状态下的颊部黏膜厚度及患者含有标准修复模具时的受压黏膜厚度,颊黏膜厚度变化率=(自然状态的颊黏膜厚度-受压黏膜厚度)/自然状态的颊黏膜厚度,标准修复模具的表面为弧形,可以根据牙槽骨移动距离选择,例如可以是1cm、1.5cm、2cm、2.5cm等。

11、进一步地,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通过卡合、螺纹或磁性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固位体包括上颌磨牙黏贴件及固定于上颌磨牙黏贴件上的螺栓,固位体为一体成型,上颌磨牙黏贴件与磨牙贴合一面的轮廓通过口扫数据确定,使上颌磨牙黏贴件与牙面贴合紧密,螺栓位于上颌磨牙黏贴件远离磨牙的一面,所述贴合面上的连接件为嵌合于修复体内的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修复体包括多孔框架及包裹于多孔框架外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多孔框架与螺母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固位体的材质选自树脂、金属、陶瓷、二氧化锆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玻璃陶瓷为牙科玻璃陶瓷,所述树脂为牙科树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位体的材质为树脂。

15、进一步地,所述固位体与牙齿之间通过化学粘接或光固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光固接包括以下步骤:

17、对牙齿表面酸蚀,冲洗干燥后涂布粘接剂,进行第一次光固化,在固位体上涂布树脂水门汀,与牙齿表面贴合,进行第二次光固化;优选地,酸蚀的方法为使用37%磷酸酸蚀30s;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次光固化时间为10s,第二次光固化时间为10s。

18、进一步地,所述化学粘接包括以下步骤:

19、对牙齿表面酸蚀,冲洗干燥后分别在牙齿表面与固位体的相邻面上预处理剂,之后在固位体上涂布粘接剂,将固位体与牙齿表面粘合进行自固化;优选地,酸蚀的方法为使用37%磷酸酸蚀30s。

20、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剂选自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二羟乙基-对甲基苯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所述粘接剂选自硅烷化石英、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颊凹陷改善方法,应用了如上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面颊凹陷修复装置佩戴于口内,所述的方法包括治疗目的的以及非治疗目的的,所述治疗目的可以为创伤、肿瘤、炎症等因素导致的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等,所述非治疗目的可以为美容整形等。

2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根据上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在制备面颊凹陷修复器械中的应用。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及面颊凹陷改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2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可佩戴于口内,用于改善面颊部凹陷,通过建立三维模型个性化定制生成修复体,可视化模拟修复效果,患者佩戴后能够使得面部轮廓饱满流畅,实现模拟结果的精准还原,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摘戴,易于清理,不影响患者日常言语咀嚼,舒适度高。

2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面颊凹陷改善方法与传统改善面颊凹陷方式相比,具有无痛、不良反应轻、生产成本低、可调节、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位体及修复体,所述固位体固定于上颌磨牙颊面,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修复体填充在上颌磨牙与颊黏膜之间用于修复面颊凹陷,所述修复体包括贴合面及组织面,所述贴合面设置有与固位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贴合面隆起后形成组织面,所述组织面与颊黏膜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通过卡合、螺纹或磁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体的材质选自树脂、金属、陶瓷、二氧化锆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固位体的材质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体与牙齿之间通过化学粘接或光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接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粘接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面颊凹陷改善方法,应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面颊凹陷修复装置佩戴于口内,所述的方法为非治疗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在制备面颊凹陷修复器械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位体及修复体,所述固位体固定于上颌磨牙颊面,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修复体填充在上颌磨牙与颊黏膜之间用于修复面颊凹陷,所述修复体包括贴合面及组织面,所述贴合面设置有与固位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贴合面隆起后形成组织面,所述组织面与颊黏膜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体与固位体通过卡合、螺纹或磁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颊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欢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