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45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申请涉及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及其制备的触控屏,涉及屏幕贴合的技术领域,包括:对TP和LCM进行性能检测和外观检测,在检测合格的TP上涂上光学胶;对TP和LCM进行真空贴合,所述真空贴合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贴合面开设有供TP和LCM放置的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形状大小契合所述TP和LCM,使所述TP和LCM能够在真空贴合时,两个侧面受力均匀;对贴合完成的产品进行脱泡、外观清洁覆膜、UV固化、性能检测后,得到触控屏,所述触控屏漏光率低于5%,本申请的贴合工艺能够有效改善贴合制备的触控屏的漏光现象,提高触控屏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屏幕贴合,尤其是涉及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触控屏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设备,触控屏在手机、车载导航系统、工控、医疗、自助服务终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简化人机交互的同时,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2、目前触控屏多采用全贴合技术,即tp(touchpanel,触控面板)与lcm(lcd module,lcd显示模组)利用光学胶贴合,这种贴合方式相比传统贴合方式具有薄的结构以及更佳的透光性。

3、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cn114385035a公开了一种触控屏贴合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固定座,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盖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机械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贴合装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的表面,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的底部,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在升降电机的底部,装置主体正面的显示面板和压力计用于控制机器工作和观察真空机的工作情况,密封贴合装置可将模具固定座套住密封,进行贴合工作,解决了触控屏与液晶屏贴合处易产生气泡,下压过程易对触控屏造成损伤,人工将压合模块对准触控屏有误差的问题;但由于机械贴合难以控制压力均匀,会导致触控屏出现漏光现象。

4、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cn113805366a公开了一种tp与lcm贴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tp的aa区外侧安装限位带,将tp的aa区保留作为待涂胶区域;将所述待涂胶区域涂布水胶;将所述的限位带拆除,获得待补胶tp;将所述待补胶tp的vv区涂补强胶,获得已补胶tp;将所述已补胶tp的va区涂布水胶,获得待贴合tp;将所述待贴合tp与lcm进行贴合,得到触控显示屏。通过上述工艺方法,在vv区和aa区之间的va区涂布水胶能够填补水胶胶层和补强胶之间的缝隙,能够使得水胶胶层与补强胶密合,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tp与lcm贴合后容易有异物和/或气泡的问题;但在具体的贴合过程中无法保证水胶能够分布均匀,部分产品会产生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触控屏制备工艺生产的产品存在漏光的现象,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及其制备的触控屏。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包括:

4、对tp和lcm进行性能检测和外观检测,在检测合格的tp上涂上光学胶;

5、对tp和lcm进行真空贴合,所述真空贴合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贴合面开设有供tp和lcm放置的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形状大小契合所述tp和lcm,使所述tp和lcm能够在真空贴合时,两个侧面受力均匀;

6、对贴合完成的产品进行脱泡、外观清洁覆膜、uv固化、性能检测后,得到触控屏,所述触控屏漏光率低于5%。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触控屏贴合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学胶对tp和lcm进行贴合,从而使得屏幕既能有触碰操作功能,又有显示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为了保证tp和lcm能够紧密贴合,常使用真空贴合作为贴合手段,通过在压板之间制造真空,使压板能够在大气的压力下,紧贴tp和lcm,使两者能够紧密贴合,但由于tp和lcm的面积往往小于压板的面积,而大气压又会作用在整个压板上,导致压板在贴合过程中,压合tp和lcm以外的部分也会紧密贴合,从而导致tp和lcm所受的压力不均,边缘的压力会大于中心的压力,并且由于压板会发生轻微形变,导致贴合空间周围的空气难以被排空,进一步造成了压力的分布不均,分布不均的压力会造成光学胶在tp和lcm之间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触控屏在使用过程中,光线在经过光学胶时发生折射,导致漏光现象。

8、通过在压板上开设镂空槽,使tp和lcm在贴合过程中,压板位于镂空槽以外的部分能够在紧密贴合的同时保持与镂空槽部分的平整,减少因为真空贴合时压板产生的形变,从而使tp和lcm在贴合时受到均匀的压力,从而使光学胶在tp和lcm之间能够分布均匀,并且,由于镂空槽能够契合tp和lcm的大小、厚度,因此在形成真空过程中,空气能够在镂空槽中被充分排出,进而保证镂空槽内的tp和lcm能够均匀受力,有利于光学胶在tp和lcm之间分布均匀,从而减少漏光的现象。

9、可选的,真空贴合的贴合参数包括贴合压力0.25-0.35mpa,贴合时间为29-34s。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力能够均匀的作用在tp和lcm的贴合部位上,因此贴合压力能够相对减少,而贴合时间由于压力的减少为了保证tp和lcm能够充分粘接在光学胶上,因此需要相应的延长贴合时间。

11、可选的,两块压板皆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相对的位置相契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的两个压板的镂空槽能够用于定位tp和lcm在压合前的位置,使真空贴合更为准确,并且还能够通过在镂空槽内固定tp和lcm,使tp和lcm在贴合前的接触过程由机器完成,避免人工放置造成的气泡产生,有利于提高触控屏的良品率。

13、可选的,所述压板的贴合面为柔性材料,压板贴合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弧凸起,所述圆弧凸起的高度与所述镂空槽的深度比值为1:(6-10),用于真空贴合时所述tp和lcm从中部开始贴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的贴合面设有一层柔性材料,一方面能够在压合过程中保护tp和lcm不被钢性材料所碰撞损坏,另一方面柔性材料能够在真空贴合过程中,柔性材料能够通过压板和触控屏之间的压力大小调整填充的位置,在压力较大区域的柔性材料会向压力较小区域蔓延,从而使触控屏所受的压力更为平均,有利于提高光学胶的均匀程度,避免漏光现象,提高触控屏的良品率;

15、通过设有圆弧凸起,能够使触控屏在贴合过程中,中部先受到压力,从而使光学胶从中部开始接触tp和lcm,并且在贴合过程中逐渐从中部向四周蔓延,进而能将tp和lcm之间的空气,在光学胶的推动下,从tp和lcm之间的贴合缝隙间排出,避免气泡的产生,并且由于柔性材料的形变应力较小,在真空贴合的压强下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会对触控屏贴合过程中的均匀受力造成影响,圆弧凸起设置在中部有利于柔性材料随压力大小向四周分散,从而保障了贴合过程中tp和lcm的侧面受力均匀。

16、可选的,压板水平放置,真空贴合时,光学胶涂抹在位于上方的tp或lcm的下表面中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水平放置,并且将光学胶涂抹在位于上侧的组件的中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光学胶会向下形成液滴状凸起,随着tp和lcm靠近,液滴状凸起先与lcm接触,由于光学胶涂在tp的中部,使光学胶会先和lcm的中部接触从而使光学胶在贴合过程中,从中部向四周扩散,从而避免气泡产生,并且由于tp和lcm两侧面的压力均匀,多余的光学胶会从tp和lcm的缝隙中均匀的溢出,从而使光学胶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一边溢出较多而另一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贴合的贴合参数包括贴合压力0.25-0.35mPa,贴合时间为29-34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块压板皆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相对的位置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贴合面为柔性材料,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贴合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弧凸起,所述圆弧凸起的高度与所述镂空槽的深度比值为1:(6-10),用于真空贴合时所述TP和LCM从中部开始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水平放置,所述真空贴合时,所述光学胶涂抹在位于上方的TP或LCM的下表面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为硅丙烯类光学胶、聚醚硝基类光学胶、聚酰亚胺类光学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聚氨酯橡胶海绵、EVA橡胶海绵、高苯乙烯橡胶海绵中的一种,密度45-55g/cm3,孔径大小为0.5-2mm,肖氏硬度35-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的参数包括,脱泡温度45-55℃,脱泡压强0.35-0.45mPa,脱泡时间15-25min。

9.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制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贴合的贴合参数包括贴合压力0.25-0.35mpa,贴合时间为29-34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块压板皆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相对的位置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贴合面为柔性材料,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贴合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弧凸起,所述圆弧凸起的高度与所述镂空槽的深度比值为1:(6-10),用于真空贴合时所述tp和lcm从中部开始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贴合lcm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水平放置,所述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坤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