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取出结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光取出结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41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结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其中,光取出结构包括:增透膜层,增透膜层的材料包括手性剂和多种液晶分子;多种液晶分子包括第一液晶分子和第二液晶分子;第一液晶分子的取代基包括丙烯酸酯基;第二液晶分子的取代基包括含杂原子基团,含杂原子基团包括硅元素、氯元素或氮元素;其中,增透膜层用于对目标光进行选择性增益。根据本申请的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增透膜层的光取出能力,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光取出结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几年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寿命及效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现有的oled器件使用金属电极,其反射能力非常好,除反射自身内部激子复合所产生的光线外,外部环境的光线进入oled器件内部后也会被反射,在视觉上造成双重的影像。为了消除反射所引起的不良影响,oled器件一般采用外贴偏光片搭配1/4波长延迟片来阻绝外界环境光的干扰。然而,相关技术中的oled器件所采用的圆偏光层(1/4λ波片+偏光片)会不可避免吸收eml(发光层)发出的光线,导致oled器件的亮度仅为原始器件的40%左右,从而影响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结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结构,包括:

3、增透膜层,增透膜层的材料包括手性剂和多种液晶分子;多种液晶分子包括第一液晶分子和第二液晶分子;第一液晶分子的取代基包括丙烯酸酯基;第二液晶分子的取代基包括含杂原子基团,含杂原子基团包括硅元素、氯元素或氮元素;其中,增透膜层用于对目标光进行选择性增益。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液晶分子为多种,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硅元素,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氯元素。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硅元素的原子含量在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5%,氯元素的原子含量在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1%。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分子为棒状液晶分子,棒状液晶分子的中心具有刚性中心桥键连接苯环,且中心桥包括氧原子或碳-碳双键结构;棒状液晶分子的末端具有直链极性基团。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分子为胆甾型液晶分子,多个胆甾型液晶分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其中,胆甾型液晶分子呈螺旋面结构,且胆甾型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度至20度。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分子经聚合反应形成液晶聚合物,部分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单体且含量小于或等于5%。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透膜层对于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60%。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透膜层对于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55%。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透膜层为单色光增透膜层,单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500nm、480至580nm和55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周期性螺旋结构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2。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色光增透膜层对目标光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0%。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um且小于或等于5um。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增透膜层为多色光增透膜层,多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600nm、490至720nm、400至510nm及550至720nm和40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取出结构还包括:

18、偏光膜层,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设置。

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0、发光基板,包括基板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电致发光器件;

21、如本申请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光取出结构,设置于发光基板的出光侧。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设置于基板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以及阴极。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种主体材料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在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发光层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磷光材料;其中,在电致发光器件的包含磷光材料的发光层用于发射红光的情况下,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主体材料,且主体材料的掺杂膜具有延迟发光特性;在电致发光器件的包含磷光材料的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的情况下,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磷光材料和荧光发射材料,磷光材料包括铂元素。

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除目标光以外的其他光的亮度的衰减小于或等于5%。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单色光增透膜层,单色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目标光的亮度增益大于或等于20%,且对于波长大于或等于510nm的特定光的亮度增益大于或等于30%。

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双色光增透膜层,双色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两种目标光的亮度增益均大于或等于20%,拟合白光效率增益大于或等于25%,电致发光器件的功率至少降低10%。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全彩增透膜层,全彩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三种目标光的亮度增益均大于或等于25%,拟合白光效率增益大于或等于25%,电致发光器件的功率至少降低20%。

2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该制备方法包括:

29、将pva膜与tac膜进行复合,得到偏光膜层;

30、将集成有离型膜的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进行复合,形成光取出结构;

31、在离型膜上涂布压敏胶,通过压敏胶将光取出结构贴设于发光基板。

32、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3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取出结构,通过设置包括手性剂和多种液晶分子的增透膜层,多种液晶分子包括采用丙烯酸酯基作为取代基的第一液晶分子以及采用含杂原子基团作为取代基的第二液晶分子,由此,在增透膜层实现对目标光进行选择性增益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增透膜层的光取出能力,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且无需增加驱动电力,有利于延长显示面板的工作寿命的同时降低能耗。

34、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为多种,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硅元素,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氯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元素的原子含量在所述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5%,所述氯元素的原子含量在所述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为棒状液晶分子,所述棒状液晶分子的中心具有刚性中心桥键连接苯环,且中心桥包括氧原子或碳-碳双键结构;所述棒状液晶分子的末端具有直链极性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为胆甾型液晶分子,多个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其中,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呈螺旋面结构,且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度至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经聚合反应形成液晶聚合物,部分所述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单体且含量小于或等于5%。</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对于所述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对于所述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为单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500nm、480至580nm和55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周期性螺旋结构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um且小于或等于5u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为多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多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600nm、490至720nm、400至510nm及550至720nm和40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以及阴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一种主体材料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在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多个所述发光层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磷光材料;其中,在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的包含所述磷光材料的发光层用于发射红光的情况下,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至少两种主体材料,且所述主体材料的掺杂膜具有延迟发光特性;在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的包含所述磷光材料的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的情况下,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主体材料、所述磷光材料和荧光发射材料,所述磷光材料包括铂元素。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所述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除目标光以外的其他光的亮度的衰减小于或等于5%。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单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所述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目标光的亮度增益大于或等于20%,且对于波长大于或等于510nm的特定光的亮度增益大于或等于30%。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双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双色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相比于不设置所述增透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5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于两种目标光的亮度增益均大于或等于20%,拟合白光效率增益大于或等于25%,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的功率至少降低10%。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结构的增透膜层为全彩增透膜层,所述全彩光增透膜层与偏光膜层集成作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为多种,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硅元素,至少一种第二液晶分子的含杂原子基团包括氯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元素的原子含量在所述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5%,所述氯元素的原子含量在所述增透膜层中的占比小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为棒状液晶分子,所述棒状液晶分子的中心具有刚性中心桥键连接苯环,且中心桥包括氧原子或碳-碳双键结构;所述棒状液晶分子的末端具有直链极性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为胆甾型液晶分子,多个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其中,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呈螺旋面结构,且所述胆甾型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度至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分子经聚合反应形成液晶聚合物,部分所述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单体且含量小于或等于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对于所述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对于所述目标光的最低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为单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500nm、480至580nm和55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周期性螺旋结构的层数小于或等于1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um且小于或等于5u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为多色光增透膜层,所述多色光增透膜层对应的目标光的波长范围为400至600nm、490至720nm、400至510nm及550至720nm和400至720nm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光增透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光取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斯琦张帅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