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3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包括:划分为沉井核心区与剩余区域,将沉井分为多个区域,确定井孔的取土区域和取土盲区,确定井孔取土区域的取土深度,沉井全断面分层分区取土,通过沉井结构预留吸泥孔、射水孔,采用高压射喷水流破坏盲区土体,基于沉井基础姿态监控与结构应力监控数据调节取土进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按照对称原则进行全断面分区分层取土,有利于沉井基础平稳下沉,通过设置核心区域井孔取土深度大于其他区域,有利于保障沉井下沉状态良好,防止沉井外土体涌入沉井内,有利于保持沉井姿态稳定,采用高压射喷水流破坏盲区土体的方法,解决了盲区不易取土的难题,结合井孔区域取土和盲区破土,真正实现全断面沉井取土下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基础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截面尺寸大、自重重、入土深的超大型沉井基础全断面取土下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向宽阔水域和外海发展,大跨度桥梁建设越来越多。由于沉井基础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和工后沉降可控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大跨度桥梁常采用的基础形式。桥梁跨度越大,作为桥梁基础的沉井截面尺寸、自身重量和嵌入土体的深度都将大大增加,相应的设计难度及施工风险也大大提高。沉井依靠自身的有效重量克服土体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实现下沉,随着沉井平面尺寸的增大,端阻力在沉井下沉阻力中的占比也将增加。沉井基础通过取土下沉,科学规划取土模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沉井端阻力,这是沉井平稳顺利下沉的关键要素。

2、现有取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对井孔内取土范围和顺序没有科学规划,缺乏全断面取土流程与进度策略,易出现在部分沉井井孔内过量取土导致沉井基础突沉、因各井孔取土深度不一致导致沉井倾斜等问题;而且未能进行简单高效的盲区取土,导致沉井下沉难度增加、可控性降低;而且针对超大型沉井基础取土下沉施工难度大,下沉过程难以控制,导致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沉井核心区为沉井结构的内隔墙(1)与内井壁(3)之间的区域,其他区域为沉井结构的外隔墙(2)与外井壁(4)、内井壁(3)之间形成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取土盲区(7)宽度为B,设置为隔墙或者井壁剪力键的宽度,井孔取土深度D=D1+D2,D1为沉井刃脚初始进入土体的深度,D2=f*B,f取值取决于沉井基础刃脚所在土层的力学特性,黏土层取f=1.5~2.0,砂土层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沉井核心区为沉井结构的内隔墙(1)与内井壁(3)之间的区域,其他区域为沉井结构的外隔墙(2)与外井壁(4)、内井壁(3)之间形成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取土盲区(7)宽度为b,设置为隔墙或者井壁剪力键的宽度,井孔取土深度d=d1+d2,d1为沉井刃脚初始进入土体的深度,d2=f*b,f取值取决于沉井基础刃脚所在土层的力学特性,黏土层取f=1.5~2.0,砂土层取f=0.5~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井下沉取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取土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忠国于祥君李杰姜江华魏晓宁方林张旭光黄锋王欣欧阳蕊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