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板支架,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使用支架来固定好,待水泥凝固之后方可拆卸建筑模板支架,再拆下建筑模板,完成修筑工作。现有的建筑模板支架设计得比较简单,仅仅是个普通的支撑杆结构,使用起来稳定性不佳,而且无法对建筑模板实施大面积的支撑,对建筑模板的稳固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稳定性不佳,而且无法对建筑模板实施大面积的支撑,对建筑模板的稳固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内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活动板(8)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转轴(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5)、调节杆(6)、第一活动板(7)和第二活动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中心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上端设置有调节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内插设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活动板(8)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转轴(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5)、调节杆(6)、第一活动板(7)和第二活动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中心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上端设置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表面的一侧铰接相连有第一活动板(7),所述调节杆(6)的另一侧铰接相连有第二活动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内开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的上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活动槽(9)的下侧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