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对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对焦方法、投影仪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投影领域的技术发展,智能投影仪的大尺寸显示、画面清晰、便于交互的特性深受用户青睐。其中,投影仪的画面清晰程度部分取决于内部投影镜头的参数及对焦方法的完善程度。投影距离应在投影镜头的合理景深范围内,幕布上才能呈现出清晰的投影画面,否则画面将趋于模糊。而对于投影镜头而言,细微的对焦行程误差就可能导致画面清晰度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改善投影仪的对焦方法,减少对焦行程误差,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消回程差的自动对焦方法,以解决回程差变化影响对焦准确性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中一方面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实现消回程差的自动对焦方法,包括:向目标投影位置投射校准画面;指示投影镜头以第一步进方式沿正向移动并采集校准画面,根据所述第一步进方式和对应的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建立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从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确定反向起始步数和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并根据第一校准步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沿反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校准步数基于所述反向起始步数和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的差值确定;指示所述投影镜头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并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第二清晰度关系,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校准步数为所述反向起始步数和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的差值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并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指示所述投影镜头以第二步进方式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根据所述第二步进方式和对应的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建立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进方式包括所述投影镜头以预设步数逐次移动,每次移动对应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当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对应的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相比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三清晰度,或者存在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大于预设值的第四清晰度时,则将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中所述第三清晰度或所述第四清晰度的对应步数位置确定为所述清晰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在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中,将大小位于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中第一最佳清晰度和第二最佳清晰度之间的清晰度所对应的步数位置,作为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或者,在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中,将大小位于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中第二最佳清晰度和第三最佳清晰度之间的清晰度所对应的步数位置,再沿所述反向以所述第二步进方式中的预设步数移动一次,以作为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获取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中所述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清晰度;根据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拟合清晰度变化曲线并确定出最大清晰度;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清晰度和所述最大清晰度在所述清晰度变化曲线中对应的步数关系,确定出第二校准步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校准步数,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清晰度和所述最大清晰度在所述清晰度变化曲线中对应的步数关系,确定出第二校准步数包括:根据所述清晰度变化曲线中所述第一位置清晰度和所述最大清晰度之间的步数坐标差值,确定所述步数坐标差值与预设步数的倍数关系;根据所述倍数关系和所述预设步数的乘积,确定第二校准步数。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所述投影镜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当所述投影镜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若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与位于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时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相比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大于预设值,或者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位于第一最佳清晰度与第二最佳清晰度之间,则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清晰位置;所述第一最佳清晰度为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中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所对应的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所述第二最佳清晰度为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中大小仅次于所述第一最佳清晰度的清晰度。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投影仪,包括投影镜头,还包括实现消回程差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校准画面投射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投影镜头向目标投影位置投射校准画面;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指示投影镜头以第一步进方式沿正向移动并采集校准画面,根据所述第一步进方式和对应的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建立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第一位置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清晰度变化关系确定反向起始步数和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并根据第一校准步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沿反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校准步数基于所述反向起始步数和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的差值确定;投影镜头清晰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指示所述投影镜头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并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第二清晰度关系,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
1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前述的自动对焦方法的步骤。
13、与现有的投影仪自动对焦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动对焦方法,投影镜头能快速到达画面清晰所对应的步数位置;且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对焦方法可在每次自动对焦时执行,并非基于预设的回程差进行校准,对焦时无需确认具体的回程差,因此,一方面,可以适用大部分的对焦结构;另一方面,可避免因齿轮/螺纹磨损而导致回程差变化影响校准精度的问题,提高对焦准确性和效率,对不同类型的传动结构的适配性优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步数为所述反向起始步数和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的差值;所述根据第一校准步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沿反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并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方式包括所述投影镜头以预设步数逐次移动,每次移动对应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清晰度和所述最大清晰度在所述清晰度变化曲线中对应的步数关系,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所述投影镜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校准画面的清晰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
9.一种投影仪,包括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现消回程差的自动对焦装置,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步数为所述反向起始步数和所述第一清晰度最佳步数的差值;所述根据第一校准步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沿反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指示所述投影镜头由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反向移动,并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第二清晰度关系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方式包括所述投影镜头以预设步数逐次移动,每次移动对应采集所述校准画面以获得所述第二清晰度变化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位置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清晰度关系确定所述投影镜头的清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绵发,李志,金凌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