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322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时间域层位构造图;S2:进行时深转换生成深度域层位构造图;S3:采用时深一体化网格方法,将地震属性数据赋值到深度域层位构造图中,得到深度域地震数据体;S4:基于深度域地震数据体,根据河道地质‑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出河道;S5:对河道的三维展布特征进行刻画,进行深度域地震属性采样,建立岩相模型;S6:建立深度域地质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井震结合开展地质建模,形成快速地、高精度地建立河道砂岩气藏的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为数值模拟提供更加精确的模型基础,从而为剩余气分布分析、开发井部署和钻井跟踪过程中轨迹调整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致密砂岩气总资源量为21.85×1012m3,2020年我国致密砂岩气产量达470×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4.4%,致密砂岩气的高效开发与我国能源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开发较为成功的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三叠系须家河组等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多为河流、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其砂体展布具有横向规模小、变化快、叠置程度差异大、非均质强等特点,部分窄河道井网多以线性井网为主,单纯依靠井资料建立的地质模型可靠性较差。开展河道砂岩气藏井震结合的地质建模研究,对于气藏评价阶段有利区的优选以及开发调整阶段采收率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2、地质建模是整合已有的测井、地震、地质信息建立一个接近地下实际情况的三维储层地质数字化的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可为后期的开发提供合理建议。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井震结合的地质建模已成为主流技术之一,基于地震约束的地质建模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标准层岩性、测井响应及地震响应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时间域层面构造图转化为深度域层面的具体方法为将层位时深比数据和时间域层面构造图相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标准层岩性、测井响应及地震响应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时间域层面构造图转化为深度域层面的具体方法为将层位时深比数据和时间域层面构造图相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时间域框架模型时选取的时间域层位的顶界面、底界面,建立深度域框架模型时选取的深度域层面顶底界面,深度域层位和时间域层位的个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时间域框架模型的纵向上,采用等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衡勇王勇飞黄仕林刘成川刘露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