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22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方法获得全方位共倾角道集和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对全方位共倾角道集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大尺度裂缝为密集分布具有可追踪长度无明显垂向位移的裂缝;对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小尺度裂缝为呈层状分布于储层内且延伸距离短的裂缝;将大尺度裂缝模型和小尺度裂缝模型,作为多尺度裂缝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花岗岩基岩潜山储层复杂裂缝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特别涉及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花岗岩潜山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表明,花岗岩基岩储集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一般不发育基质孔,主要依靠有效裂缝形成产能,准确地预测裂缝的分布对提高花岗岩基岩潜山的产能具有重大意义。

2、裂缝储层模型是能够反映裂缝空间分布和裂缝表征参数空间变化的三维定量模型,既能反映裂缝的分布规律,又能满足油藏工程流体模拟的研究需求。目前,针对砂岩油气藏的裂缝建模技术已趋成熟,并在油气田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花岗岩基岩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分布复杂、规律性差,现有裂缝建模技术还不够完善,导致预测精度难以满足地质研究与生产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目前主要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在识别和描述花岗岩储层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花岗岩储层预测难点主要在于高保真的地震成像及缝洞体的预测,需要借助包含各个方位角度的(全方位)地震资料才有可能得到最佳预测结果。

4、2、受多期构造运动、复杂岩性及风化淋滤随机性等不同因素影响,潜山发育不同尺度裂缝,不同规模的裂缝分布对流体的储集和渗流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建模的过程中若单纯的将不同尺度的裂缝视为同一组系裂缝,最终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包括:

3、基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方法获得全方位共倾角道集和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

4、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所述大尺度裂缝为密集分布的具有可追踪长度但无明显垂向位移的裂缝;

5、对所述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所述小尺度裂缝为呈层状分布于储层内且延伸距离短的裂缝;

6、将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和所述小尺度裂缝模型,作为多尺度裂缝模型。

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8、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镜像加权叠加,得到镜像数据体;

9、对所述镜像数据体进行基于倾角导向滤波处理;

10、对倾角导向滤波后的叠后地震数据体进行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滤波处理;

11、对经过所述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滤波处理的叠后地震数据体,计算倾角、曲率及不连续性的属性;

12、对计算出的倾角、曲率及不连续性的属性,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无监督聚类算法,对不同级别的裂缝的范围进行限定,所述不同级别的裂缝包括大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

13、计算蚂蚁体属性,沿蚂蚁体追踪所述大尺度裂缝,生成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

14、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不连续性的属性,包括:

15、将经过所述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滤波处理的叠后地震数据体,进行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得到振幅谱数据体;

16、对所述振幅谱数据体,计算目的层段主频随深度或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不同深度或时间主频不同的振幅体,用于突出不同深度或时间占主要尺度比例的地质体;

17、对得到的所述振幅体和所述地质体进行不连续体计算。

18、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蚂蚁体属性,包括:

19、采用地震属性空间的交汇分析方法,确定曲率属性的门限值;

20、用确定的曲率属性的门限值,计算蚂蚁体属性。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沿蚂蚁体追踪所述大尺度裂缝,生成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22、在蚂蚁体上按层切片进行自动追踪,通过计算裂缝的形态参数和拓扑指数,对追踪的裂缝进行网格化处理,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24、对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分析与拉平处理;

25、利用拉平后的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基于全方位振幅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强度与方向数据体;

26、以基于全方位振幅各向异性反演裂缝预测结果为约束,以单井裂缝密度曲线为硬数据,运用变差函数表征空间不同位置裂缝的相关性,在单井裂缝密度纵向分布概率曲线和变差函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所述小尺度裂缝模型。

2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如前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得到的多尺度裂缝模型,进行裂缝的等效孔隙度与等效渗透率的预测。

2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装置,包括:

29、道集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方法获得全方位共倾角道集和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

30、大尺度模型创建模块,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所述大尺度裂缝为密集分布的具有可追踪长度但无明显垂向位移的裂缝;

31、小尺度模型创建模块,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所述小尺度裂缝为呈层状分布于储层内且延伸距离短的裂缝;

32、建模模块,用于将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和所述小尺度裂缝模型,作为多尺度裂缝模型。

3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或如前述的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

34、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如前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或如前述的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

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6、针对现有技术中花岗岩基岩潜山裂缝建模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基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成果数据,在裂缝分级的基础上,将确定性建模方法与随机建模方法相结合,运用叠前全方位各向异性反演裂缝预测结果与叠后蚂蚁追踪裂缝预测成果,分别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和大尺度裂缝模型,从而得到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不连续性的属性,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蚂蚁体属性,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蚂蚁体追踪所述大尺度裂缝,生成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7.一种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得到的多尺度裂缝模型,进行裂缝的等效孔隙度与等效渗透率的预测。

8.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裂缝等效属性的计算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岗岩潜山储层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叠后地震数据,对叠后地震数据使用蚂蚁体追踪,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不连续性的属性,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蚂蚁体属性,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蚂蚁体追踪所述大尺度裂缝,生成所述大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进行各向异性反演,得到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基于小尺度裂缝的强度和方向的数据体,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包括:

7.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姜晓宇甘利灯黄福喜贾鹏汪少勇范晶晶欧阳婧琳刘超曾繁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