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20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絮凝及过滤;滤桶置于容器中,向滤桶内放入污水,并加入水处理剂,絮凝反应充分后,在滤桶中形成絮凝物;污水经过滤桶表面的滤孔排出滤桶并被过滤,絮凝物被排除在滤桶里面;步骤二:出清及除渣;打开出水阀,排出容器中已进行絮凝反应并被过滤后的清水;开启连接滤桶底部的排料阀,滤桶中的絮凝物通过排料管排出;重复进行步骤一与步骤二,直至污水处理完成;本污水处理方法减少了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絮状物的量,因此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和系统,一般采用一级或多级沉淀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占地面积大;

3、沉淀池要求较大面积,工程量大;

4、(2)流程粗放,效率低下;

5、采用人工管理,具体管理如何进水,如何投药,如何排水,如何排出废料等,操作复杂,属于粗放型管理,无法精细化进行污水或净水处理;

6、(3)成本高

7、设备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投资大,不方便移动,灵活性较差。

8、公开号为cn214004260u的专利公开了本申请人所研发的一种智能水处理装置及系统,该智能水处理装置将滤芯作为内桶设置在外桶(容器)中,通过设置电控升降驱动机构(如电动升降杆)带动滤芯进行升降;向外桶注入污水并加入絮凝剂,污水絮凝后产生絮状物;电控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滤芯落下,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滤芯时被过滤,絮状物以及污水中的大尺寸污染颗粒留在滤芯外,此种过滤方式属于外滤,即需要净化的水从滤芯外进入滤芯内。

9、反应产生的絮状物具有一定粘性,即絮状物容易附着在外桶内壁与内桶外壁。附在滤芯外壁的絮状物易堵塞滤孔,附在外桶内壁的絮状物难以完全排出外桶,影响智能水处理装置对下一批污水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保留原装置的处理方法净化效率高,精细化水处理的优点前提下;作进一步改良,期望降低故障率,提升净化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包括:

4、容器;容器可以为池体或者外桶;

5、滤桶,所述滤桶置于容器中,所述滤桶的桶壁上设有多个滤孔;

6、滤桶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和电控升降驱动机构;

7、所述升降平台覆盖安装在容器开口上,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轴承;滤桶的主轴插装在所述轴承上;

8、电控升降驱动机构与升降平台相连;电控升降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与滤桶的主轴的轴向相同;电控升降驱动机构可以为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静止部固定在支架或者地面上,伸缩杆末端固接升降平台;电控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滤桶提出容器后,即可方便对滤桶外壁进行清洗,减少滤桶上被堵塞的滤孔;

9、升降平台与滤桶连接,用于带动滤桶升降;

10、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用于将待处理的水导入到滤桶中;进液管的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

11、投药机构,用于将水处理剂投入到滤桶内;水处理剂可以是另外的管子加入,或直接投入固体或粉末状的水处理剂;水处理剂为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12、排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滤桶的底部的排料阀,和一头插接在排料阀中,另一头位于容器外的排料管;

13、出清机构,包括出清管和与安装在出清管上的出水阀,所述出清管的进水端位于容器的底部,用于排出容器与滤桶之间已处理的水。

14、本系统采用内滤的过滤方式,污水与水处理剂加入滤桶中,在滤桶内发生絮凝;污水穿过滤孔时被过滤,絮状物与大尺寸污染颗粒留在滤桶中,因此大大减少了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絮状物的量,仅需处理附着在滤桶内壁的絮凝物。

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有驱动主轴绕其轴向旋转的电机。电机转轴与主轴之间可选的设有齿轮传动机构。

16、进一步地,环绕所述主轴发散连接设置有多根辐条,所述辐条一端固定连接于滤桶内壁;电机驱动主轴旋转,主轴通过与滤桶内壁连接的辐条带动滤桶旋转。

17、进一步地,还包括清洁部,所述清洁部外侧与滤桶内壁接触,用于将容器内壁的附着物刮下。

18、进一步地,所述清洁部包括由刚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固定板与塑性材料制成的柔性条;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升降平台下方并伸入滤桶中,所述柔性条设于固定板外边缘,并与滤桶内壁接触。刚性材料可以为不锈钢,塑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块。当滤桶旋转的时候,橡胶块的位置不变,因此可以将滤桶内壁的絮凝物刮下,防止絮凝物堵塞滤孔。

19、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为中空转轴,进液管为直管,沿主轴的轴向插装在主轴的通孔中。

20、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中设有用于检测容器内液体积或者液位的检测模块。

21、进一步地,检测模块为液位检测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采用液位检测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容器中的液位;采用压力传感器,可以将采集的液压数据换算成液位,因为液体底部的压力与液位成正比。

22、进一步地,容器为外桶,外桶底部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机脚。

23、内滤式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进液阀、投药机构、出清机构和排料阀动作。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将检测结果传送到控制模块,具体控制模块及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

24、控制模块可以是继电控制模块,或基于mcu的控制模块,mcu为单片机,plc,arm处理器或dsp。

25、一种内滤式污水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内滤式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一:絮凝及过滤;

27、滤桶置于容器中,向滤桶内放入污水,并加入水处理剂,絮凝反应充分后,在滤桶中形成絮凝物;污水经过滤桶表面的滤孔排出滤桶并被过滤,絮凝物被排除在滤桶里面;

28、步骤二:出清及除渣;

29、打开出水阀,排出容器中已进行絮凝反应并被过滤后的清水;开启连接滤桶底部的排料阀,滤桶中的絮凝物通过排料管排出;

30、重复进行步骤一与步骤二,直至污水处理完成。

31、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还包括以下动作:

32、驱动滤桶旋转,滤桶旋转以加快水处理剂与污水的反应速率,并降低絮凝物堵塞滤孔的概率。

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4、1、本方法采用内滤的过滤方式,污水与水处理剂加入滤桶中,在滤桶内发生絮凝;污水穿过滤孔时被过滤,絮状物与大尺寸污染颗粒留在滤桶中,因此大大减少了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絮状物的量,仅需处理附着在滤桶内壁的絮凝物。

35、2、滤桶为旋转式滤桶,滤桶的主轴插装在所述轴承上;基板上还设有驱动主轴旋转的电机;清洁部外侧与滤桶内壁接触,以将容器内壁的附着物刮下;当滤桶旋转的时候,清洁部的位置不变,因此可以将滤桶内壁的絮凝物刮下,防止絮凝物堵塞滤孔。

36、3、电控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滤桶提出容器后,即可方便对滤桶外壁进行清洗,减少滤桶上被堵塞的滤孔。

3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处理方法降低了滤桶滤孔被堵塞的概率,减少了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絮状物的量,因此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净化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有驱动主轴绕其轴向旋转的电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主轴发散连接设置有多根辐条(8),所述辐条(8)一端固定连接于滤桶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部(10),所述清洁部(10)外侧与滤桶内壁接触,用于将容器内壁的附着物刮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固定板(11)与柔性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为中空转轴,进液管为直管,沿主轴的轴向插装在主轴的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中设有用于检测容器内液体积或者液位的检测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为液位检测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9.一种内滤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滤式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还包括以下动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有驱动主轴绕其轴向旋转的电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主轴发散连接设置有多根辐条(8),所述辐条(8)一端固定连接于滤桶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部(10),所述清洁部(10)外侧与滤桶内壁接触,用于将容器内壁的附着物刮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滤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固定板(11)与柔性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迪易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