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2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公开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其包括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绝缘座包括斜面、倾斜插腔以及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组装易溃损及拓宽使用空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升品质、方便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技术,尤指提供了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一般为平行或垂直的直接式电连接器。但遇特殊有限空间时,直接式电连接器无法满足自由插拔需求。于是,业界推出了斜插式电连接器,由于该类电连接器体积极小且零组件多,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在加工过程中由绝缘材料成型的组件的受力强度,如若不然,与绝缘组件组装干涉时难以避免地会存在溃损,以影响产品品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该类电连接器是2*20pin端子的连接器,在其极小体积中配置密集的端子,这必须会存在需要解决抗干扰(interference)的技术问题,干扰是指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可以认为是外来干扰,如常见的传导干扰(通过导线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辐射干扰(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这类问题业界通常采用加装屏蔽壳解决;另一类是设备自身及馈线系统造成的,业界通常以接地、计算相邻导件之间的最佳间距和/或在相邻导件之间加装屏蔽片解决。但这些解决手段无疑会增添产品成型的难度和成本,也并不能解决高密度通讯端子工作时散热的技术问题。不能解决散热问题,也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和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绝缘座包括斜面、斜面向后下方镂空形成的倾斜插腔以及后面与底面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贯通斜面至开放腔的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端子模组包括第一条形体和第二条形体,上排端子包括埋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插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和配置于绝缘座中的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绝缘座包括斜面、斜面向后下方镂空形成的倾斜插腔以及后面与底面后半部镂空形成的连通倾斜插腔的开放腔,倾斜插腔的上下壁分别设有贯通斜面至开放腔的上槽和下槽;端子模组配置于开放腔并包括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上端子模组的上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上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凸出上槽于倾斜插腔中;下端子模组的下排端子前端延伸的倾斜臂于下槽,且该倾斜臂末端的接触部以对应上排端子接触部的形式凸出下槽于倾斜插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端子模组包括第一条形体和第二条形体,上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一条形体中的固定部和埋于第二条形体的直立部,该直立部垂直延伸有焊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插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下端子模组包括第三条形体,下排端子包括埋于第三条形体中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暖周璋坤赵正书陈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