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10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属于单晶炉提拉法生长单晶技术领域,在引晶时根据第一预定引晶直径、第一预定引晶温度曲线、第一预定拉速曲线进行引晶,使得引晶直径、拉速、温度相互匹配,使得引晶质量提高,进而引放次数降低,引晶结束后,根据预设的不同放肩高度的放肩肩型夹角的角度设定值得到放肩直径D;根据放肩直径D、第二预定放肩功率曲线、第二预定拉速曲线、第二预定拉速上限曲线、第二预定拉速曲线下限曲线进行放肩,以在不同阶段拉制不同放肩肩型夹角的肩型,使得引晶带来的温度差被消弭且放肩过程以预定的生长状态生长,使得单晶结构不被破坏,使得引晶、放肩过程中NG率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炉提拉法生长单晶,具体涉及一种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


技术介绍

1、因n型重掺单晶掺杂浓度高,当杂质浓度越高或者炉内压、氩气越高时,单晶结构容易被破坏(单晶结构被破坏,以ng代替),被破坏的单晶无法作为产品使用,必须进行回融重新拉晶,每次回融的动作称作一次引放,多次回融重新拉晶导致拉晶的时间越来越长,炉内的氧化物堆积越来越严重,长晶成活的几率也越来越小。

2、一般ng位置有四处:1:引晶;2:放肩;3:等径前期;4:等径中后期,每个位置ng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前三个ng原因第次影响,引晶差会影响引晶、放肩和等径前期,放肩差会影响放肩和等径前期,因此如何降低高掺杂浓度下的引放次数成为了必须攻克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引放次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第一预定引晶直径、第一预定引晶温度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自引晶第一预定距离后,第一预定引晶直径为5~7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为90mm~100mm,所述第二预定距离为48mm~52mm,所述第一预定拉速范围为-4℃~-6℃,所述第二预定范围为2mm/min~6mm/min,所述第三预定距离为148mm~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自引晶第一预定距离后,第一预定引晶直径为5~7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为90mm~100mm,所述第二预定距离为48mm~52mm,所述第一预定拉速范围为-4℃~-6℃,所述第二预定范围为2mm/min~6mm/min,所述第三预定距离为148mm~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预定引晶直径上、下限,所述第一预定引晶直径上、下限为所述第一预定引晶直径的±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单晶引晶放肩的拉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放肩直径d通过以下式子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彤芮阳白园王黎光曹启刚伊冉王忠保马成赵延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