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06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涉及山药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板,所述底座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箱、山药收集箱和六个支撑柱,六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支撑板的那一端焊接有山药处理箱,所述山药处理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去皮腔和粉碎腔,所述去皮腔的内部安装有去皮组件,所述去皮腔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组件;通过设置传送组件,开启第一电机,带动丝杆正转,进而带动移动块和推送板,在滑杆的导向下向右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推送板将去好皮的山药,通过去皮腔与粉碎腔之间开设的圆孔,推入到粉碎腔内进行粉碎,使其能够在不停止去皮组件工作的同时,自动将山药输送进行粉碎,进而提高山药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药加工,具体为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1、山药又名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山药具有强壮、祛痰的功效,且口感尚佳,所以被广泛的种植和食用,同时也逐渐的被加工成各种食品,更好的满足食用者的需求。

2、传统的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在去完皮后需要关闭去皮机构,等待去皮机构完全静止后,将山药拿至粉碎机构内进行粉碎,而这种山药输送方式比较耗费处理时间,从而降低了山药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所述底座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箱、山药收集箱和六个支撑柱,六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支撑板的那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板(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箱(2)、山药收集箱(3)和六个支撑柱(4),六个所述支撑柱(4)远离底座支撑板(1)的那一端焊接有山药处理箱(5),所述山药处理箱(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去皮腔(6)和粉碎腔(7),所述去皮腔(6)的内部安装有去皮组件(8),所述去皮腔(6)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组件(9),所述粉碎腔(7)的内部连接有粉碎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组件(8)包括转动连接在去皮腔(6)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801)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板(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箱(2)、山药收集箱(3)和六个支撑柱(4),六个所述支撑柱(4)远离底座支撑板(1)的那一端焊接有山药处理箱(5),所述山药处理箱(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去皮腔(6)和粉碎腔(7),所述去皮腔(6)的内部安装有去皮组件(8),所述去皮腔(6)的上表面设置有传送组件(9),所述粉碎腔(7)的内部连接有粉碎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组件(8)包括转动连接在去皮腔(6)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801)和第二转轴(802),所述第一转轴(801)和第二转轴(802)的轴身上均连接有去皮辊轮(803),所述山药处理箱(5)的左侧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804)和第三电机(805),所述第二电机(80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801)的输入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805)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802)的输入端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生产加工用去皮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10)包括转动连接在粉碎腔(7)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三转轴(1001)和第四转轴(1002),所述第三转轴(1001)和第四转轴(1002)的轴身上均安装有粉碎刀片(1003),所述山药处理箱(5)的右侧外壁分别安装有第四电机(1004)和第五电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永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武康功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