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换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97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换装方法,属于无人机领域。其中可拆卸油箱作为无人机副油箱,可拆卸安装于双模起降为人机的伞舱内,可拆卸油箱上设置与无人机主油箱连通的串油管路和通气管路。根据双模起降无人机飞行需求进行可拆卸油箱的选装:零长发射模式下,不安装可拆卸油箱和通气管路,串油管路不接通,伞舱内为回收伞;在滑跑模式下,用可拆卸油箱替换回收伞,安装通气管路,接通串油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利用空间,用可拆卸油箱替换滑跑模式下的回收伞死重,有利于提高最大航程和航时,又避免直接拆除回收伞带来的重心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拆方便,可实现双模起降无人机零长发射模式、滑跑模式的自由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换装方法,根据无人机飞行需求进行可拆卸油箱的选装。


技术介绍

1、无人机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役及战略侦察、监视、目标定位、目标毁伤评估、电子对抗、通信中继等诸多领域。由于无人机成本低,突防能力好等优点及其在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军用领域也迫切需要使用各种性能优良的无人机,根据作战场地的差异性,单一起降模式的无人机已不能满足差异化场地需求,双模起降无人机的使用需求更加迫切。

2、所谓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根据飞行场地对起降方式进行换装,即在不具备跑道情况下采用零长发射(火箭助推,伞降回收;零长发射也被称为零距离发射,因为它允许飞行器无需使用跑道,在静止状态下直接起飞),在具备跑道情况下可采用滑跑方式。双模起降方式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性能。

3、双模起降无人机起降方式换装,虽能实现应对不同场地的起降,但滑跑状态下的回收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且给无人机带来额外的重量。对于飞机设计者来说,应当为降低每一克的重量而努力。单纯的拆除回收伞伞舱,虽有效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油箱(1)、串油管路(2)、通气管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油接口(15)为中间带有法兰盘的空心筒体结构,串油接口(15)直接硫化于油箱本体(11)底部;所述串油接口(15)的法兰盘上端位于油箱本体(11)内部,法兰盘下端位于油箱本体(11)外;所述串油接口(15)位于油箱本体(11)内的筒体侧壁上均布有多个U型开口槽(151),用于过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油管路(2)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油箱(1)、串油管路(2)、通气管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油接口(15)为中间带有法兰盘的空心筒体结构,串油接口(15)直接硫化于油箱本体(11)底部;所述串油接口(15)的法兰盘上端位于油箱本体(11)内部,法兰盘下端位于油箱本体(11)外;所述串油接口(15)位于油箱本体(11)内的筒体侧壁上均布有多个u型开口槽(151),用于过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油管路(2)包括锁紧螺母(21)、双耳止动垫圈(22)、第一接头(23)、第二接头(24)、连接油管(25)、直角接头(26);所述直角接头(26)连接于主油箱(6)底部;所述第二接头(24)为l型管接头,包括直杆部和弯折端,其直杆部贯穿并固定于无人机伞舱下底板(7);所述连接油管(25)密封接通直角接头(26)和第二接头(24)的弯折端;所述第一接头(23)连通串油接口(15)和第二接头(24),其中心孔为主油孔(231);第一接头(23)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一接头(23)的内螺纹端与第二接头(24)直杆部端部的外螺纹连接,第一接头(23)的外螺纹端从串油接口(15)伸至可拆卸油箱(1)内,并通过锁紧螺母(21)和双耳止动垫圈(22)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模起降无人机可拆卸油箱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23)设有辅助油孔(232)、第一密封圈槽(233);所述辅助油孔(232)设有多个,靠近外螺纹端沿周向均布,并与第一接头(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冰闵荣范东生车海威展全伟王栋徐一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