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93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包括有引流罩,引流罩包括有可分离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一端向内收缩形成容纳渗液的凹槽,第一罩体上均匀环向的分布有多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与凹槽内侧连通,第二罩体上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多组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罩体上还设置有吸引管,吸引管与第二流道连通,吸引管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引流管第一罩体底部设置有粘贴环。在引流过程中漏出的液体流至第一罩体底部的凹槽内,该装置可对凹槽内进行抽气,使得凹槽内的液体同样能够通过吸引管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的漏液流出对医疗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对肿瘤患者的积水部位进行舒缓控制时,往往需要服用相关治疗和抑制的药物,或者进行积水排除手术,并且在肿瘤手术的伤口处会产生一定量的渗液,因此,在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引流装置对这些液体进行吸引。

2、如专利号为201220081948.0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腹腔肿瘤积水引流器,该引流器在套管前侧设有气囊,气囊前端设有脱脂棉垫,在给病人进行腹腔积水引流时能通过脱脂棉垫对从胶管与伤口处漏出的液体进行吸收,够避免液体外渗。

3、但是,传统的引流装置在对肿瘤内的渗液或积水进行吸引时,大多通过棉块对从吸引管与伤口之间缝隙漏出的液体进行吸收,而该种方式只能吸收少量的漏液,当漏液过多时棉块的吸收能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漏液仍会对医疗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引流装置在对肿瘤内的渗液或积水进行吸引时,大多通过棉块对从吸引管与伤口之间缝隙漏出的液体进行吸收,而该种方式只能吸收少量的漏液,当漏液过多时仍会对医疗环境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包括有:

3、引流罩,所述引流罩包括有可分离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一端向内收缩形成容纳渗液的凹槽;

4、第一流道,设置有多组,且均匀环向的分布在所述第一罩体上,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内侧连通;

5、第二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上并与多组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6、吸引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上,所述吸引管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吸引管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另一端设置有引流管;及

7、粘贴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底部。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上设置有卡接凸棱,所述第二罩体底部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为弹性材质,所述卡接环卡设在所述卡接凸棱上。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底部设置有防渗圈,所述防渗圈设置在所述粘贴环内侧。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以形成吸引渗液的通路。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内开设有与所述吸引管连接的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罩体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内侧还设置有防堵网,所述防堵网上设置有取放环。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上设置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与所述储液瓶内部连通,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液瓶内。

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瓶上套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柔性带或魔术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该防渗引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粘贴环将第一罩体固定在手术的区域,通过引流管与负压装置的配合对渗液或积水进行吸收,而当部分液体从引流管与伤口之间的缝隙处漏出时,漏出的液体可流至第一罩体的凹槽内,且同时可通过负压装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对第一罩体和凹槽内进行抽气,使得凹槽内的液体同样能够通过吸引管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的漏液流出对医疗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上设置有卡接凸棱(107),所述第二罩体(201)底部设置有卡接环(204),所述卡接环(204)为弹性材质,所述卡接环(204)卡设在所述卡接凸棱(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与所述第二罩体(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底部设置有防渗圈(105),所述防渗圈(105)设置在所述粘贴环(106)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和第二罩体(20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第三流道(203),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20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流道(203)连通以形成吸引渗液的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30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302),所述卡块(302)内开设有与所述吸引管(301)连接的第四流道(303),所述第四流道(303)与所述第二流道(20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2)与所述第二罩体(201)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内侧还设置有防堵网(103),所述防堵网(103)上设置有取放环(1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有储液瓶(401),所述储液瓶(401)上设置有负压泵(402),所述负压泵(402)与所述储液瓶(401)内部连通,所述吸引管(30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液瓶(4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401)上套设有固定件(403),所述固定件(403)为柔性带或魔术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上设置有卡接凸棱(107),所述第二罩体(201)底部设置有卡接环(204),所述卡接环(204)为弹性材质,所述卡接环(204)卡设在所述卡接凸棱(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与所述第二罩体(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底部设置有防渗圈(105),所述防渗圈(105)设置在所述粘贴环(106)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01)和第二罩体(20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第三流道(203),所述第一流道(102)和所述第二流道(20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流道(203)连通以形成吸引渗液的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欣言胡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