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以及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原理为光生伏特效应。1839年首次发现了存在于液体中的光生伏特效应。从此以后,后人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以及理论上的改进,太阳能电池的理论体系正式形成。1954年,贝尔实验室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了6%。自此,太阳能电池迅猛发展,开启了研究领域的新天地。目前,太阳能电池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家庭照明、交通、航空航天、石油、海洋等领域均可见到其身影。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实验室单节效率已经达到了25.7%,结合晶硅技术的叠层电池也达到了32%,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如此,相比于晶硅组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溶液加工、原料丰富、制作成本低廉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商业化的光伏电池技术。
2、传统钙钛矿电池的防水技术大多采用边界封装丁基胶,如图1所示的封装结构进行封装获得的太阳能电池,如图2剖面图所示结合“t”型的封装结构降低水汽透过率,上述封装钙钛矿组件能够在一定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基底、电池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封装层包括光伏胶层、隔离层以及固定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胶层的厚度为0.2mm~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2mm~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厚度为0.2mm~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选自玻璃基底、石英基底、聚甲基丙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基底、电池封装层以及背板,所述电池封装层包括光伏胶层、隔离层以及固定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胶层的厚度为0.2mm~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2mm~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厚度为0.2mm~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选自玻璃基底、石英基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底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底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选自玻璃背板以及有机背板中的一种或两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胶层为固化液态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业,夏锐,李红江,张学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