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71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液力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管、转轮维稳结构、涡壳、水轮机主体、锥管和尾水管;转轮维稳结构包括可拆卸的安装于进水管和涡壳之间的增效管,增效管内部连接有支撑圈,支撑圈上设有内屏障组件。通过转轮维稳结构内所安装的内屏障组件在水流进入水轮机主体内部前将跟随水流移动的坚硬砂粒拦截下,有效避免水轮机主体内转轮叶片被砂粒撞击而出现叶片线型走样的情况,并且内屏障组件在拦截随水流的坚硬砂粒时,还能通过与感应腔体相连通的环形腔体内所设的压敏单元对内屏障组件被砂石撞击后的形变程度进行监测,并能在当内屏障组件形变的程度大于极值时,及时的向工作人员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液力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混流式水轮机结构紧凑,效率较高,能适应很宽的水头范围,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水轮机型式之一。如图1所示,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水轮机主体4内所安装转轮叶片的机械能,转轮叶片再驱动主轴转动并为需带动的部件提供动力。

2、然而,现有混流式水轮机在实际使用过程时,多泥沙河流中坚硬的砂粒容易跟随水流进入水轮机主体4内部并撞击转轮叶片,这种反复撞击会导致转轮叶片表面逐渐形成多个凹凸点,并加剧转轮叶片的磨损导致叶片减薄,导致叶片线型走样,使得转轮叶片出力下降,这会直接影响到混流式水轮机的输出效率,并且,频繁的磨损还会缩短混流式水轮机的检修周期,延长检修工期,增加混流式水轮机的维护成本。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本申请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转轮维稳结构(2)、涡壳(3)、水轮机主体(4)、锥管(5)和尾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主体(4)安装于涡壳(3)上,且涡壳(3)内流动的水流驱动水轮机主体(4)内部的转轮叶片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机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于所对应感应腔体内部的平衡塞座(209),平衡塞座(209)上连接有引导棒(210),引导棒(210)外周套设有连接于感应腔体内部的条形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转轮维稳结构(2)、涡壳(3)、水轮机主体(4)、锥管(5)和尾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主体(4)安装于涡壳(3)上,且涡壳(3)内流动的水流驱动水轮机主体(4)内部的转轮叶片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机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于所对应感应腔体内部的平衡塞座(209),平衡塞座(209)上连接有引导棒(210),引导棒(210)外周套设有连接于感应腔体内部的条形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塞座(209)介于感应腔体内所填充的第一气体部(207)与第二气体部(20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衡塞座(209)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触发件(211)远离引导棒(210)的一端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华李广增张海卫吴彭安钱庆安刘广聪
申请(专利权)人:齐翔华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