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和隔膜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和隔膜压缩机,所述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包括小径活塞、大径活塞、缸体连接体和活塞杆,所述大径活塞与所述缸体连接体的底端之间限定出第一油腔,所述小径活塞、所述大径活塞和所述缸体连接体之间限定出第二油腔;当所述第一油腔内的油压为零时,所述第一溢油阀开启,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第一油腔内,当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油压为零时,所述第二溢油阀开启,所述第一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进入所述第二油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可以避免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因一端失压造成活塞杆发生断裂的风险,使得活塞杆具有较高的工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计隔膜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和隔膜压缩机


技术介绍

1、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对隔膜压缩机的压力及流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三级压缩隔膜压缩机和双作用隔膜压缩机日趋占据市场,两个类型的隔膜压缩机中都涉及到双作用活塞杆的运动,但是双作用活塞杆在运动时,一端失压的问题仍无法有效解决。当双作用活塞杆一端一旦失压,将使双作用活塞杆仅一端受压,导致双作用活塞杆断裂,工作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和隔膜压缩机。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包括小径活塞、大径活塞、缸体连接体和活塞杆,所述小径活塞和所述大径活塞间隔设在所述缸体连接体内且所述小径活塞靠近所述缸体连接体的顶端设置,所述大径活塞与所述缸体连接体的底端之间限定出第一油腔,所述小径活塞、所述大径活塞和所述缸体连接体之间限定出第二油腔,所述缸体连接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油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油腔(4)的第一开口(701)和朝向所述第二油腔(5)的第二开口(702),所述第一溢油阀(9)设在所述第二开口(702)位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的外壁面上具有第一沉孔(601),所述第一沉孔(601)与所述第二开口(702)连通,所述第一筒体(11)的外壁上具有环绕所述第一筒体(11)一周的第一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7)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油腔(4)的第一开口(701)和朝向所述第二油腔(5)的第二开口(702),所述第一溢油阀(9)设在所述第二开口(702)位置;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的外壁面上具有第一沉孔(601),所述第一沉孔(601)与所述第二开口(702)连通,所述第一筒体(11)的外壁上具有环绕所述第一筒体(11)一周的第一环形凸缘(1102),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02)止抵在所述第一沉孔(601)的台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体(11)的轴向上,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02)临近所述第二开口(702)的端面上具有第一环形凹槽(1103),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03)环绕所述第一筒体(11)一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03)和所述第一沉孔(601)的台阶面上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作用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02)的外壁面具有环绕所述第一筒体(11)一周的第二环形凹槽(1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百岁薛江闫召君张雪静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