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9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炖锅难以实现沸腾炖煮的缺陷。炖锅包括锅体、外锅和陶瓷内胆,外锅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外锅的底壁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与陶瓷内胆接触;第一加热装置包括金属箔层和发热丝,发热丝嵌入支撑台的加热槽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粘接在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以使所述发热丝贴合在所述加热槽的槽壁上。第一加热装置为包括金属箔层的发热贴,金属箔层上设有发热丝,发热丝嵌入所述加热槽中,提高加热的均匀性,使得陶瓷内胆底部受热更为均匀,气泡的产生更多、分布更为均匀,上浮的强度更大,从而实现更好的沸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涉及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一种炖锅包括外锅和设置在外锅内的陶瓷内胆,外锅底壁的下方设置加热元件对外锅进行加热,外锅通过空气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陶瓷内胆上。

2、中国专利cn219629393u公开了一种电炖锅,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锅体,以及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陶瓷内胆,所述电炖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下方的第一加热装置,以及环绕于所述容置腔外周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设置有承托凸台,所述陶瓷内胆放置于所述承托凸台,所述承托凸台的承托面设置有避让槽,以使所述承托面具有与所述陶瓷内胆接触的接触区域,以及与所述陶瓷内胆分离的避让区域。环绕式立体加热,使所述陶瓷内胆的温升速度大大提高,不仅大大缩短了炖煮时间,还有助于快速将食材的营养萃取至汤汁中,使汤汁更加美味。避让槽在所述承托面形成所述避让区域和所述接触区域,使得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向所述陶瓷内胆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为接触式传热和热辐射相结合,从而利用两种传热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所述陶瓷内胆受热的均匀性,使内部各区域的温度更加接近,提高食材口感。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避让槽的设置同时还使得第一加热装置在承托凸台背面存在贴合度不够的问题;由于避让槽多为冲压成型,所以在承托凸台背面对应承托面的位置即是空隙,该空隙位于承托凸台与第一加热装置之间,导致第一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效率不高,进而使得该现有技术在炖煮食材时,沸腾效果不好,食材营养和口感不佳。

4、中国专利cn207285921u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组件及烹饪器具,保温板组件包括保温座板和发热丝,保温座板上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发热丝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从而实现了保温座板对发热丝的包裹,增加了保温座板与发热丝之间的传热效率和传热量,从而提高了保温座板对活动盖板的加热效果。

5、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发热丝由于嵌入凹槽内,热量集中在凹槽中,虽然提高了加热效率,但是传热的均匀性降低;为此,如果仅将发热丝设置在承托凸台的凹槽中,那么由于传热的均匀性降低,所以是的陶瓷内胆内的产生沸腾气泡不够均匀,进而让人感觉沸腾炖煮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炖锅炖煮过程中,由于气泡产生少、弱、不够均匀所导致的沸腾炖煮效果差的缺陷。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陶瓷内胆,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4、所述外锅的底壁包括向上凸起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与所述陶瓷内胆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金属箔层和固定在所述金属箔层上的发热丝,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具有条状的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延伸形状与所述发热丝的延伸形状相适配,所述发热丝嵌入所述加热槽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粘接在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以使所述发热丝贴合在所述加热槽的槽壁上。

5、本申请中,采用双驱加热的方式对陶瓷内胆进行加热,即加热依靠外锅底壁的第一加热装置和侧壁的第二加热装置,且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外锅上,那么本申请一方面从加热空间位置上看,对陶瓷内胆进行立体加热,从而避免由于陶瓷材质导热性不佳所导致的食材温度不均的问题,陶瓷内胆立体加热后使得食材各处温度相对均匀,从而便于底部产生的气泡能够顺利上涌至液面处,提高沸腾效果。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将第一加热装置改为包括金属箔层的发热贴,金属箔层上设有发热丝,发热丝嵌入所述加热槽中,一方面,发热丝嵌入加热槽并与加热槽的槽壁贴合,能够增加发热丝与支撑台的下表面的贴合面积,从而提高发热丝与支撑台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更好的保障炖锅实现沸腾炖煮的功能,另一方面,发热丝在加热时,嵌入于加热槽使得以使得热量大部分被传递至支撑台上,多余的热量可通过设置的金属箔层来分散吸收,经金属箔层再传递至支撑台上,由此,加热的均匀性得以提高,使得陶瓷内胆底部受热更为均匀,气泡的产生更多、分布更为均匀,上浮的强度更大,从而实现更好的沸腾效果。

6、优选的,所述加热槽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侧壁,这样便于发热丝上的导线能够从加热槽的端部延伸至支撑台的侧壁,避免导线过早向下弯曲影响金属箔层与支撑台的贴合。或者所述加热槽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7、优选的,所述加热槽的深度为所述发热丝横截面直径的10%-50%。金属箔层包括上箔层和下箔层,上箔层和下箔层粘贴将发热丝夹持固定在上箔层和下箔层之间,上箔层和下箔层粘接的部位形成凹陷结构,上箔层和下箔层因发热丝而不能粘接的部位形成凸起结构,上箔层上的凸起结构和下箔层上的凸起结构的凸起程度相当,凸起结构相对于凹陷结构凸起程度大致为发热丝直径的50%。金属箔层通过上箔层与支撑台进行贴合,加热槽的深度小于发热丝横截面直径的10%,则加热槽过浅,不利于金属箔层与支撑台的充分贴合;加热槽的深度大于发热丝横截面直径的50%,发热丝嵌入过深,会导致金属箔层发生形变、产生褶皱,会降低金属箔层与支撑台的有效接触面积。

8、优选的,所述加热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厚度。这样有利于保持支撑台的上表面的平整性,便于陶瓷内胆和支撑台能够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9、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平整,这样便于陶瓷内胆和支撑台能够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或者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加热槽相对应的凸纹。

10、优选的,所述加热槽呈弓形或回形弯曲延伸。加热槽具有多种弯曲方式,与发热丝的弯曲方式匹配即可。弯曲设置的加热槽和发热丝,在有限的区域内能够增加发热丝的发热长度,提高加热效率。

11、优选的,所述金属箔层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锅体和所述外锅之间设有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定位柱,以将所述外锅向下锁紧在所述锅体上。在将陶瓷内胆从外锅中取出时,陶瓷内胆难免会与外锅接触从而对外锅形成向上的摩擦力,定位柱能够将外锅定位在锅体上,避免外锅相对锅体向上移动。

12、优选的,所述加热槽错开所述安装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发热丝直接将热量传递至定位柱上,减少从定位柱处流失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热丝产生热量用于加热陶瓷内胆中食材的热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外锅的底壁具有沉台,所述定位柱为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嵌入所述沉台,所述沉台和所述金属箔层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可以避免金属箔层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沉台上,减少定位柱处流失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热丝产生热量用于加热陶瓷内胆中食材的热效率。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发热带,所述陶瓷内胆与所述外锅的侧壁之间具有辐射加热间隙。从传热效率上看,均设置在外锅上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能够使得第一加热装置可主要通过底部的传导加热将热量传递给陶瓷内胆,也可以使得第一加热装置可次要通过侧向的辐射加热将多余热量传递给陶瓷内胆,同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陶瓷内胆,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侧壁,或者所述加热槽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深度为所述发热丝横截面直径的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平整,或者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加热槽相对应的凸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呈弓形或回形弯曲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层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锅体和所述外锅之间设有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定位柱,以将所述外锅向下锁紧在所述锅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错开所述安装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具有沉台,所述定位柱为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嵌入所述沉台,所述沉台和所述金属箔层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发热带,所述陶瓷内胆与所述外锅的侧壁之间具有辐射加热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陶瓷内胆,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侧壁,或者所述加热槽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台的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深度为所述发热丝横截面直径的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加热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平整,或者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加热槽相对应的凸纹。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邱雄杰黄建辉张根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