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及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62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公开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显示器,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固定部、第一卡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卡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部呈C字形,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卡部设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安装部上,各所述第二卡部分别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卡部能够选择和一所述第二卡部卡扣连接。本公开的线束固定装置能够根据线束的直径或数量适应变化,确保固定部能够包裹束缚线束,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使线束固定牢固,避免线束和主板接口等连接处出现松动,避免导致损坏主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1、显示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工业场景中,显示器的线束悬挂于产线上。由于缺乏对线束的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中,线束和显示器的主板接口易松动。拖拽线束时,还可能导致主板损坏。当更换不同直径的线束或是增减线束的数量时,现有技术中也缺乏适应线束直径或数量变化的结构,因而,导致了对线束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2、公告号为cn213367280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于2020年10月29日,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底座线材束线扣。这种显示器底座线材束线扣对于线束的固定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线束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固定部、第一卡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卡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部呈c字形,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卡部设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安装部上,各所述第二卡部分别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卡部能够选择和一所述第二卡部卡扣连接。

3、可选地,所述第一卡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部为倒齿,各所述倒齿依次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部分。

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固定部延伸,以使所述勾部贴近所述倒齿。

5、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固定部周面,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固定部的法向方向相同。

6、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转接支架和连接件,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卡孔和条形孔,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条形孔中,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卡孔设在所述转接支架上。

7、可选地,所述转接支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并形成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卡孔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条形孔设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

8、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卡块和挡板,所述卡块和挡板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孔中,所述挡板贴附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表面。

9、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在所述挡板的端部,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三连接板一面。

10、可选地,所述卡块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两所述挡部,两所述挡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并且两所述挡部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朝所述挡板延伸,两所述挡部分别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第三预设夹角。

11、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器本体、线束和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连接于所述显示器本体,所述线束设在所述固定部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线束固定装置中,安装部用于安装连接到其他设备上,例如,安装部可以连接到显示器上。由于固定部为c字形,固定部的中部空间能够收纳线束,线束可以从开口处放入固定部的中部空间。当线束放入固定部的中部空间后,根据线束的总直径,采用外力将固定部收拢,使固定部束缚包裹在线束外,然后将第一卡部选择和一个第二卡部卡扣连接,以对固定部的状态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线束的固定。

13、本公开的线束固定装置,能够根据线束的直径或数量适应变化,确保固定部能够包裹束缚线束,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使线束固定牢固,避免线束和主板接口等连接处出现松动,避免导致损坏主板等问题。

14、本公开的显示器也具有上述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固定部、第一卡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卡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部呈C字形,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卡部设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安装部上,各所述第二卡部分别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卡部能够选择和一所述第二卡部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部为倒齿,各所述倒齿依次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固定部延伸,以使所述勾部贴近所述倒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固定部周面,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固定部的法向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支架和连接件,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卡孔和条形孔,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条形孔中,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卡孔设在所述转接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并形成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卡孔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条形孔设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块和挡板,所述卡块和挡板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孔中,所述挡板贴附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在所述挡板的端部,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三连接板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挡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两所述挡部,两所述挡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并且两所述挡部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自由端朝所述挡板延伸,两所述挡部分别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第三预设夹角。

10.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器本体和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连接于所述显示器本体,所述线束设在所述固定部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固定部、第一卡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卡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部呈c字形,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卡部设在所述固定部或所述安装部上,各所述第二卡部分别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卡部能够选择和一所述第二卡部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勾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卡部为倒齿,各所述倒齿依次沿所述固定部的周面依次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勾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固定部延伸,以使所述勾部贴近所述倒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固定部周面,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固定部的法向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支架和连接件,所述转接支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源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