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中央竖井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58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中央竖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基础、钢管柱、加强件、第一钢混预制块、第二钢混预制块、第三钢混预制块及预应力钢筋,所述第一钢混预制块、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和所述第三钢混预制块上依次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所述预应力钢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结构采用装配式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在现有的混凝土基础上引入预应力钢筋,形成预应力钢混材料,使得结构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延长高位冷却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中央竖井。


技术介绍

1、火电厂通常使用循环水系统来冷却汽轮机凝汽器排汽,循环水在凝汽器低压缸内吸收凝汽器排出的蒸汽热量后,需要通过冷却塔将热量传递至大气中,从而使循环水温度降低,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2、冷却塔作为循环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循环水与大气的换热,将循环水吸收的热量向大气传递,达到降低循环水温度的功能。随着技术发展,高位冷却塔因为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央竖井作为高位冷却塔的核心设施之一,其通过底部管道与凝汽器排水管相连,可将热水输送至塔内的配水槽。

3、目前,普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施工中央竖井,具体地,首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等,采用静载试验法、动载试验法等施工技术来施工桩基,确保中央竖井的基础稳固;再根据中央竖井的结构特点,采用脚手架搭建、混凝土浇注、钢结构安装等技术来施工中央竖井。由于中央竖井的内部结构需要在不同高度设计成不同的形状,空间形状十分复杂,导致施工工艺复杂;另外,施工人员需要高空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再者,由于中央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钢管柱、加强件、第一钢混预制块、第二钢混预制块、第三钢混预制块及预应力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的外周设有灌浆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混预制块与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与所述第三钢混预制块的接触面外轮廓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拐角处采用圆角或斜角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溢流槽及所述第二溢流槽,多个所述第一溢流槽周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外周,多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钢管柱、加强件、第一钢混预制块、第二钢混预制块、第三钢混预制块及预应力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的外周设有灌浆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混预制块与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的接触面,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与所述第三钢混预制块的接触面外轮廓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拐角处采用圆角或斜角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溢流槽及所述第二溢流槽,多个所述第一溢流槽周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外周,多个所述第二溢流槽周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外周,且与各所述第一溢流槽一一对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中央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混预制块、所述第二钢混预制块、所述第三钢混预制块的高度比为1:a:b,a的取值为2~4,b的取值为3~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少涛陈晶郑灿马兆荣李伟科李鹏刘臻曾令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