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54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涉及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外护箱和设置在外护箱下方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上方同轴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的下端与转动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且输出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齿盘,输出齿盘的上端同轴设置有输入齿盘,输出齿盘和输入齿盘的一侧均啮合有传动齿盘,且两个传动齿盘之间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输出齿盘的顶面上偏心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旋转轨迹面上方的伸缩板底面固设有测距传感器。本技术可以在出现过载的情况下,快速动作丧失对转动杆的驱动,从而对驱动杆进行防护,同时本装置组装更加合理,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矿山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壤勘察是对土壤的类型、性质,资源分布、形成条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勘察与研究工作,土壤勘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系列土壤的信息资料,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例如,对于矿山的勘测就是现有土壤勘测的一种常用领域;

2、土壤勘察通常需要钻机进行钻进采样,当土壤比较密集或者粘度较大,会造成钻头所受阻力较大,阻力甚至超过钻头的额定转矩所提供的转动力,同时土壤中存在一定量的坚硬岩石容易使钻头损坏,且岩石与钻杆接触时会导致钻杆发生弯曲变形;另外,为了便于户外使用携带,现有的钻机和钻杆是拆开携带的,在使用时会通过螺旋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这样的配合方式在出现过载或长时间使用之后,螺旋配合方式会出现丝滑或丝损的问题,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时,因为螺旋配合是单方固定,这就导致在钻杆反向转动时,易出现脱离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且装配效果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过载损坏和装配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包括外护箱和设置在外护箱下方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上方同轴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的下端与转动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外护箱底板转动连接,且输出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齿盘,输出齿盘的上端同轴设置有输入齿盘,输出齿盘和输入齿盘的一侧均啮合有传动齿盘,且两个传动齿盘之间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与伸缩板转动连接;伸缩板的一端延伸至输出齿盘上方,同时伸缩板的另一端配合在u形架内侧,u形架开口端顶面上固设有吸附板,且吸附板中嵌合固设有电磁板,配合在u形架内侧的伸缩板端部顶面上固设有配合块,且配合块和u形架封闭端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输出齿盘的顶面上偏心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旋转轨迹面上方的伸缩板底面固设有测距传感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输入齿盘的顶面上固设有输入轴,输入轴的另一端滑动穿过外护箱延伸至外护箱上方嵌合在电机的输出端中,且电机固定连接在外护箱顶面上。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板的两侧均沿水平方向固设有滑动条,u形架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滑动条间隙配合的滑动槽,u形架的封闭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护箱内侧壁上。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簧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且导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架的封闭端上,伸缩板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导向柱间隙配合的导向槽。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外护箱的内底面上固设有蓄电池,外护箱一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连接口,电连接口通过传导线与蓄电池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传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电机、测距传感器和电磁板电性连接。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外护箱的两外侧面上呈对称固设有提拿扶手。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杆的下端固设有钻进头,转动杆的外侧壁上固设有螺旋叶。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输出轴的底面上固设有连接套,转动杆的顶面上固设有螺丝柱,且连接套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螺丝柱螺旋配合的内螺纹;螺丝柱外侧的转动杆顶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盲孔,连接套上与盲孔同轴开设有通孔,且盲孔和通孔之间通过插杆配合固定,多个插杆固定连接在同一连接环的底面上,且连接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套顶面上。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检测孔的监测,可以对输出齿盘的转动速率进行检测,在钻进过程中,因为土壤粘度或阻挡的原因而导致输出齿盘转动速率低于预定值时,控制器会控制电磁板断电,从而电磁板丧失对配合块的磁性吸附,在弹簧复位的作用下,伸缩板会带动两个传动齿盘分别与输出齿盘和输入齿盘脱离,以实现输出轴的停止转动,以实现对转动杆和钻进头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3、2、本技术在使用时,当螺丝柱和连接套之间螺旋配合之后,工作人员在将插杆分别插合在通孔和盲孔中,然后将连接环固定在连接套顶面上,通过该设置方式可以实现转动杆和连接套之间的限位,该限位方式不需要螺丝柱和连接套之间的过分咬合,同时也可以实现转动杆的正反有效转动,在保护装置的同时,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整体实用性好。

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包括外护箱(1)和设置在外护箱(1)下方的转动杆(2);其特征在于:转动杆(2)的上方同轴设置有输出轴(3),且输出轴(3)的下端与转动杆(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输出轴(3)通过滚动轴承与外护箱(1)底板转动连接,且输出轴(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齿盘(301),输出齿盘(301)的上端同轴设置有输入齿盘(5),输出齿盘(301)和输入齿盘(5)的一侧均啮合有传动齿盘(401),且两个传动齿盘(401)之间通过传动轴(4)固定连接,传动轴(4)通过滚动轴承与伸缩板(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齿盘(5)的顶面上固设有输入轴(501),输入轴(501)的另一端滑动穿过外护箱(1)延伸至外护箱(1)上方嵌合在电机(502)的输出端中,且电机(502)固定连接在外护箱(1)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板(6)的两侧均沿水平方向固设有滑动条(602),U形架(7)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滑动条(602)间隙配合的滑动槽(701),U形架(7)的封闭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护箱(1)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703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柱(703),且导向柱(7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形架(7)的封闭端上,伸缩板(6)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导向柱(703)间隙配合的导向槽(60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护箱(1)的内底面上固设有蓄电池(104),外护箱(1)一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102)和电连接口(103),电连接口(103)通过传导线与蓄电池(104)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02)通过传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04)、电机(502)、测距传感器(601)和电磁板(702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护箱(1)的两外侧面上呈对称固设有提拿扶手(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2)的下端固设有钻进头(202),转动杆(2)的外侧壁上固设有螺旋叶(201)。

8.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3)的底面上固设有连接套(302),转动杆(2)的顶面上固设有螺丝柱(203),且连接套(302)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螺丝柱(203)螺旋配合的内螺纹(30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包括外护箱(1)和设置在外护箱(1)下方的转动杆(2);其特征在于:转动杆(2)的上方同轴设置有输出轴(3),且输出轴(3)的下端与转动杆(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输出轴(3)通过滚动轴承与外护箱(1)底板转动连接,且输出轴(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齿盘(301),输出齿盘(301)的上端同轴设置有输入齿盘(5),输出齿盘(301)和输入齿盘(5)的一侧均啮合有传动齿盘(401),且两个传动齿盘(401)之间通过传动轴(4)固定连接,传动轴(4)通过滚动轴承与伸缩板(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齿盘(5)的顶面上固设有输入轴(501),输入轴(501)的另一端滑动穿过外护箱(1)延伸至外护箱(1)上方嵌合在电机(502)的输出端中,且电机(502)固定连接在外护箱(1)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板(6)的两侧均沿水平方向固设有滑动条(602),u形架(7)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滑动条(602)间隙配合的滑动槽(701),u形架(7)的封闭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护箱(1)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钻头过载保护功能的土壤勘探钻进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樊海治张炳文牛丽路萍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一零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