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52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涉及卫星系统干扰规避技术在轨验证领域,主要包括干扰规避区域确定、干扰规避信息文件生成、干扰规避信息上传及处理、干扰规避策略执行、以及干扰规避策略有效性监测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解决卫星系统间同频干扰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及未来应用较多的相控阵卫星天线形式,根据NGSO卫星系统对其他卫星系统产生的下行干扰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NGSO卫星系统对其他同频卫星系统的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NGSO卫星通信系统对其他同频GSO、NGSO卫星系统干扰规避措施的具体实施,适用于Ku、Ka、Q/V等频段,有助于解决NGSO卫星系统和其他卫星系统之间频率干扰协调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属于卫星系统干扰规避技术在轨验证领域。


技术介绍

1、卫星系统投入使用前在频率轨道领域需要经历卫星网络频轨选取论证、卫星网络资料申报、卫星网络频率协调、卫星发射许可申请等阶段,其中卫星网络频率协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耗时较长、工作量也较大的阶段。而为了尽快完成卫星网络之间的频率协调工作,则需要开展卫星网络系统之间的同频干扰分析工作,以及如果分析得出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干扰时卫星系统可以采取哪些相关干扰规避措施来进一步推进频率协调工作等。

2、近几年以来,国内外ngso卫星通信系统尤其是leo卫星通信系统逐步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国外的starlink、oneweb、o3b等ngso卫星系统已经完成初步建设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目前也在积极发展我国的ngso卫星通信系统;以上系统的馈电、用户链路频率主要集中在ku、ka以及q/v等频段,并且逐步有向更高频段发展的趋势。在目前国际电联关于卫星无线电业务划分的框架下,能用于ngso卫星通信业务的频率资源就只有那么多,包括ku、ka、q/v等频段,并且这些频段先前已经用于其他ngso、gso等卫星通信系统,因此国内外对于某一ngso卫星通信系统的频段资源规划就会和其他ngso、gso卫星通信系统产生重叠,进而可能产生同频干扰的问题。目前国际电联关于卫星网络系统之间的同频频率协调主要是采取“先登先占”的原则,即先在国际电联完成登记的卫星网络具有协调优先地位,后登记的卫星网络需要完成和先登记的卫星网络的频率协调工作后才可投入使用,而完成频率协调工作中的关键工作即是完成同频干扰分析及如果产生不可接受的干扰时要提出让被协调方认可的干扰规避措施后,协调工作才能完成。

3、目前国内外关于ngso卫星通信系统和其他同频的ngso、gso的卫星系统之间开展频率协调时采取的干扰规避措施均是通过全数字或者半实物的仿真方式来进行展示,而关于对采取的干扰规避措施通过地面运控、关口站、星上处理等全实物系统进行在轨实施验证的案例几乎没有,而如果对于采取的干扰规避策略通过在轨实施验证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以后,会进一步推动ngso卫星系统和其他同频卫星系统之间的频率协调工作的积极开展,进一步推动ngso卫星网络的早一步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旨在对仿真得出的ngso卫星通信系统对其他同频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规避措施进行在轨实施验证,以解决ngso卫星通信系统和其他同频卫星通信系统之间频率协调难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选定ngso卫星系统以及受干扰的其他同频卫星系统,通过ngso卫星系统和受干扰卫星系统的前期频率协调工作得到ngso卫星系统为避免对被干扰卫星系统产生下行干扰所需要采取干扰规避措施的下行干扰规避区域;

5、(2)ngso卫星系统运控中心分析及处理下行干扰规避区域,根据下行干扰规避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生成和卫星相控阵天线波束特性相对应的下行干扰规避信息文件;

6、(3)ngso卫星系统运控中心通过星地链路将下行干扰规避信息文件上传至卫星;

7、(4)卫星处理载荷处理并解析干扰规避信息文件,生成相应的干扰规避控制信号,并发送至卫星下行发射设备;

8、(5)卫星下行发射设备按照干扰规避控制信号中的指令执行下行干扰规避策略;

9、(6)持续监测第(1)步得到的下行干扰规避区域中被干扰卫星系统地面站在执行干扰规避措施前后接收信号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验证所制定的下行干扰规避措施的有效性。

10、进一步地,第(1)步中,下行干扰规避区域以地面经纬度块的形式表示,作为下一步干扰规避信息文件形成的输入;

11、下行干扰规避区域在每一采样时刻均是变化的,因此下行干扰规避区域由选定时间段内每一采样时刻的经纬度块集合组成。

12、进一步地,第(2)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13、(2-1)ngso卫星系统地面运控中心读取确定的下行干扰规避区域中的经纬度块信息,并通过映射算法处理得出下行干扰规避区域各经纬度块对应的卫星相控阵波束中的波位号;

14、(2-2)ngso卫星系统地面运控中心根据ngso卫星星座中不同波束的工作方式形成包含各类型波束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干扰规避信息文件,并进行存储。

15、进一步地,第(4)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16、(4-1)ngso卫星相关处理载荷中的星载监控模块接收、处理并解析地面运控中心发送的干扰规避信息文件,然后根据干扰规避信息文件中的干扰规避策略生成控制帧;

17、(4-2)处理载荷中的星载交换模块识别生成的控制帧并转发;

18、(4-3)处理载荷中的星载调制器接收控制帧并生成干扰规避控制信号,然后发送至卫星下行发射设备。

19、进一步地,第(5)步中的下行干扰规避策略包括在指定时刻在指定卫星下行波束中的波位位置采取降低发射功率或者关闭信号的措施。

20、进一步地,第(6)步验证下行干扰规避措施的有效性的结果有以下两种:

21、(6-1)若被干扰卫星系统地面站接收端接收信号干扰值降低,则证明采取的干扰规避措施有效;

22、(6-2)若被干扰卫星系统地面站接收端接收信号干扰值不变或者反而增大,则证明采取的干扰规避措施无效。

23、进一步地,第(2-1)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24、(2-101)将卫星下行波束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波位,并根据波位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划分的波位进行编号;首先以卫星星下点为中心,按照一定的地心角偏离由内向外分层,然后每一层再按照方位角逐渐增大的方向划分为各个波位,并按照地心角增大以及每层方位角增大的方向对波位进行编号,最终纵横交叉形成包含多层波位的波位分布及其编号信息;

25、(2-102)ngso卫星系统地面运控中心读取确定的下行干扰规避区域文件,并将选定时间段内某一采样时刻的由经纬度块组成的干扰规避区域集合记为其中i表示在选定时间段内的某一采样时刻,j表示某一经纬度块;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信息,计算相应采样时刻卫星的星下点地理位置信息,并以经度和纬度方式表示为

26、(2-103)根据同一时刻某一地面干扰规避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卫星的星下点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干扰规避点与星下点之间的地心角大小,记作φ1,以及方位角指向信息,记作ψ1,其中方位角0度方向为卫星飞行方向,具体计算公式为

27、

28、

29、(2-104)根据计算得到的某一时刻各干扰规避区域经纬度块的地心角和方位角信息,结合(2-201)步中卫星下行波束波位编号信息,判断干扰规避区域经纬度块所处的波位号;

30、(2-105)对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中,下行干扰规避区域以地面经纬度块的形式表示,作为下一步干扰规避信息文件形成的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5)步中的下行干扰规避策略包括在指定时刻在指定卫星下行波束中的波位位置采取降低发射功率或者关闭信号的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6)步验证下行干扰规避措施的有效性的结果有以下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1)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中,下行干扰规避区域以地面经纬度块的形式表示,作为下一步干扰规避信息文件形成的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干扰规避策略的在轨实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的具体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冲安绍毅肖永伟魏奥博刘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