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庭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上用品。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强烈要求,枕头已从普通舒适型向健康功能性转变。目前市场上各类枕头,如羽绒枕、化纤枕、记忆枕、乳胶枕、颗粒枕与其他各类枕头等,虽然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点,同样存在各自的缺点,同一产品不能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好睡眠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要素,而人们睡前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所需要的枕头适应度与睡中舒适度的变化,无一产品能实现自动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该枕靠装置通过功能性腔体和枕靠主腔体内部的弹性支撑组件相配合,并运用填充物的移动调整与自适应移动的变化,使得在使用时枕靠位置能够更加适合人体外形,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包括
3、一枕靠主腔体,所述枕靠主腔体的顶面、底面为使用状态下的放置面,所述枕靠主腔体顶面和底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缓冲层,枕靠主腔体内填充有填充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支撑组件(3)包括独立支撑柱(32)和/或组合支撑(33),弹性支撑组件(3)由弹性复位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复位材料选自海绵、记忆棉、乳胶、硅胶或塑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独立支撑柱(32)分为上下对称的两个锥状体部分,锥状体底部平面面积大于顶部平面面积,两个锥状体部分在顶部平面处重合组合,两个锥状体部分的底部平面为固定面(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支撑组件(3)包括独立支撑柱(32)和/或组合支撑(33),弹性支撑组件(3)由弹性复位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复位材料选自海绵、记忆棉、乳胶、硅胶或塑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独立支撑柱(32)分为上下对称的两个锥状体部分,锥状体底部平面面积大于顶部平面面积,两个锥状体部分在顶部平面处重合组合,两个锥状体部分的底部平面为固定面(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若干所述独立支撑柱(32)在枕靠主腔体(1)内呈矩阵、斜向网格或呈矩阵与斜向网格二者交叉混合排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独立支撑柱(32)包括长方体和/或圆弧体组合而成的柱状体,独立支撑柱(32)在各个高度的水平截面相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组合支撑(33)包括长方体和/或圆弧体组合而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组合形成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的顶面和底面为固定面(31),该支撑框架(11)的高度与枕靠主腔体(1)使用状态下各区域的高度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柱状体由长方体和/或圆弧体组合而成,单个柱状体在各个高度的水平截面相同,柱状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对连接面(34),柱状体通过各自侧面的一对连接面(34)拼接组合相连或枕靠主腔体(1)侧面相连与在枕靠主腔体(1)内形成支撑框架(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框架(11)上还包括有填充阻隔片(4),所述填充阻隔片(4)设置于柱状体与柱状体之间或支撑框架(11)与枕靠主腔体(1)之间,所述填充阻隔片(4)为厚度小于支撑柱厚度的方形薄片,填充阻隔片(4)与柱状体相配合形成的支撑框架(11)将枕靠主腔体(1)内部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填充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化弹性材料构造的多功能枕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填充阻隔片(4)包括全阻隔片(41),所述全阻隔片(41)的高度与柱状体相配合,全阻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法,顾春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丹爱法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