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观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阶段,海洋研究已步入了全海深时代,水深范围从6000m-11000m左右的海域,被科学家称为“海斗深渊”(hadal trench),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区域,该区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由海沟组成,虽然只占全球海底面积的1%-2%,但是垂直深度占海洋全深度的45%,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海斗深渊的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研究最新的前沿领域,这同时也标志着海洋科学已经进入全海深科考时代。
2、随着海底观测平台的不断发展,其工作区域由浅海向深海不断深入,现有海底观测装置的布放方式以有缆布放为主,可以在小于7000m深度的海底实现长期稳定的观测,但是,现有的海底观测装置无法实现自主充电的效果,当海底观测装置电量低时,需要将海底观测装置拉起来进行充电,充满电再进行布放,既影响观测的效果,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工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海底观测装置所存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平台、布放平台、供电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海洋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布放平台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平台布放于海洋相对的深度中,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充电,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平台所采集到的海洋数据发送至监控系统中,并释放应急通讯浮标,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充电单元和水下VIT重返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给所述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充电,所述水下VIT重返单元包括VIT重返模块(1)和VIT重返对接机构(2),所述VIT重返模块(1)设置于所述布放平台上,用于进行寻址与姿态控制,所述VIT重返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平台、布放平台、供电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海洋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布放平台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平台布放于海洋相对的深度中,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充电,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平台所采集到的海洋数据发送至监控系统中,并释放应急通讯浮标,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充电单元和水下vit重返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给所述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充电,所述水下vit重返单元包括vit重返模块(1)和vit重返对接机构(2),所述vit重返模块(1)设置于所述布放平台上,用于进行寻址与姿态控制,所述vit重返对接机构(2)用于导引所述数据采集平台进行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池舱(3)、电源和磁耦合快速充电模块,所述电池舱(3)安装于所述布放平台上,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池舱(3)体内,所述磁耦合快速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耦合快速充电模块包括磁耦合快速充电发射模块(12)和磁耦合快速充电接收模块(13),所述磁耦合快速充电发射模块(12)和所述磁耦合快速充电接收模块(13)安装于所述vit重返对接机构(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it重返模块(1)包括全景摄像头(4)、姿态控制模块(5)和声学接收矩阵(6),所述全景摄像头(4)用于识别vit重返对接机构(2),所述姿态控制模块(5)用于调整所述vit重返模块(1)的姿态,所述声学接收矩阵(6)用于接收声学定位信号,所述全景摄像头(4)安装于所述姿态控制模块(5)底部,所述磁耦合快速充电发射模块(12)和声学接收矩阵(6)安装于所述姿态控制模块(5)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海底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it重返对接机构(2)包括vit重返导引锥和声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李曾佳,夏林琪,罗侗利,李晓玲,李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磐索地勘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