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道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46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风道连接件,设于两个烟风道之间。烟风道连接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连接板和支撑杆,第一框架同时套设两个烟风道的外部,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同轴设置且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烟风道的内部;连接板设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连接板的外周壁连接第一框架的内壁,连接板的内周壁连接第二框架的外壁,两个烟风道的端面分别止抵于连接板的两侧;支撑杆与第一框架固定连接并能够支撑于烟风道周围的楼板上。本技术简化了两个烟风道的连接和对中定位,实现了对两个烟风道的端部的密封安装,有效避免了烟风道安装后的漏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烟风道连接件


技术介绍

1、在楼房建筑工程中,烟道施工现场如果烟道接口不严密,则会造成漏烟现象。现有技术中针对烟道施工没有专用模具,烟风道的自重较大,安装时较难对中和密封,因此施工效率低,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风道连接件,以解决烟风道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对中困难和密封性差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烟风道连接件,设于两个烟风道之间,所述烟风道连接件包括:

4、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同时套设两个所述烟风道的外部;

5、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烟风道的内部;

6、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连接板为环形,所述连接板的外周壁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所述连接板的内周壁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两个所述烟风道的端面分别止抵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7、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能够支撑于所述烟风道周围的楼板上。

8、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成回字形结构,两个所述烟风道的端部限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之间。

9、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连接板均为扁钢制件,扁钢的厚度不小于2mm。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采用点焊焊接,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采用点焊焊接,焊点间距均不大于50mm。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中间高度位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的内壁与所述烟风道的外壁之间设有至少10mm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粘结砂浆以密封。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的外壁与所述烟风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10mm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所述粘结砂浆以密封。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杆分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个相对外壁上。

15、可选地,每组所述支撑杆中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个相对外壁上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

16、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板的板厚,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中间高度处。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的烟风道连接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连接板和支撑杆,第一框架套设两个烟风道的外壁设置,实现对两个烟风道的限位和定位安装,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烟风道内,实现对两个烟风道的对中定位,利于快速定位安装。连接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连接板能够止抵于两个烟风道的端面上,实现两个烟风道的间接支撑,并能够消除两个烟风道的端面不平整造成的连接错位。支撑杆能够支撑于烟风道周围的楼板上,辅助支撑烟风道,对烟风道长时间使用产生的重力载荷进行卸荷,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通过在两个烟风道之间设置烟风道连接件,简化了两个烟风道的连接和对中定位,利于密封和安装,烟风道连接件同时套设两个烟风道,实现了对两个烟风道的端部的密封安装,有效避免了烟风道安装后的漏风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烟风道连接件,设于两个烟风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风道连接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内,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构成回字形结构,两个所述烟风道的端部限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框架(2)的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所述第二框架(2)和所述连接板(3)均为扁钢制件,扁钢的厚度不小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采用点焊焊接,所述第二框架(2)的外壁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采用点焊焊接,焊点间距均不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连接板(3)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的中间高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内壁与所述烟风道的外壁之间设有至少10mm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粘结砂浆以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的外壁与所述烟风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10mm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所述粘结砂浆以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杆(4)分设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个相对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杆(4)中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杆(4),两个所述支撑杆(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个相对外壁上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杆(4)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板(3)的板厚,所述支撑杆(4)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的中间高度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烟风道连接件,设于两个烟风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风道连接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内,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构成回字形结构,两个所述烟风道的端部限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框架(2)的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所述第二框架(2)和所述连接板(3)均为扁钢制件,扁钢的厚度不小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采用点焊焊接,所述第二框架(2)的外壁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采用点焊焊接,焊点间距均不大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风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连接板(3)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和所述第二框架(2)的中间高度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宁齐闯高崇帅唐梓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