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冷却装置及储能集装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42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冷却装置及储能集装箱,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辅助冷却装置设置在冷凝水收集装置的下侧,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辅助冷却内箱、辅冷支管和阀体,在辅助冷却内箱中设置有可更换的制冷材料,制冷材料在遇水时吸热制冷,辅冷支管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辅冷支管的第二端用于将冷凝水导入辅助冷却内箱内,阀体设置在辅冷支管上,用于控制进入辅助冷却内箱的冷凝水量。本技术通过辅助冷却装置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储能仓内的制冷效果,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可抽拉的辅助冷却内箱的设置,使得用户无需打开集装箱,在集装外侧即可更换添加新的制冷材料,显著提高了其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冷却装置及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储能集装箱中电池模组运行时的发热量较大,使得其内部温度容易超出正常的运行范围,为了保证电池模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在储能集装箱中安装温度调节装置如空调器等以避免集装箱内温度过高。空调器和电池模组运行过程中,储能集装箱内部容易形成冷凝水,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水通常通过管路排出,并未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储能集装箱中的冷凝水通常通过管路排出,并未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冷却装置,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下侧,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辅助冷却内箱、辅冷支管和阀体,在所述辅助冷却内箱中设置有可更换的制冷材料,所述制冷材料在遇水时吸热制冷,所述辅冷支管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辅冷支管的第二端用于将冷凝水导入辅助冷却内箱内,所述阀体设置在辅冷支管上,用于控制进入辅助冷却内箱的冷凝水量。

3、在高温环境时,空调器容易出现保护性停机或者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辅助冷却装置吸收储能仓内的热量,从而实现辅助制冷,以便电池模组能够正常工作,所述辅助冷却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储能集装箱中的冷凝水进行更进一步的利用,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辅助制冷,实现了冷凝水的充分利用。

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冷却装置还包括辅助冷却箱,所述辅冷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冷却箱连接,所述辅助冷却内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辅助冷却箱中。

5、所述辅助冷却箱的设置便于所述辅助冷却内箱的可拆卸设置,从而便于所述制冷材料的更换。

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冷却内箱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储能仓内部拆卸,和/或,所述辅助冷却内箱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外侧拆卸。

7、当所述辅助冷却内箱能够从储能仓内侧拆卸时,在辅助冷却箱的侧边上设置可供辅助冷却内箱抽出的开口,在辅助冷却内箱上设置相应的把手结构,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把手将辅助冷却内箱取出;当所述辅助冷却内箱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外侧拆卸时,操作人员无需打开储能集装箱的储能仓门体即可实现辅助冷却内箱的取出或安装,简单便捷。

8、进一步的,在所述辅助冷却箱上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辅助冷却箱通过连接耳固定设置在储能集装箱箱体的内壁上。

9、该设置使得所述辅助冷却箱靠近箱体的内壁设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从箱体的外侧取出辅助冷却内箱。

10、进一步的,在箱体的外壁上对应辅助冷却箱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辅助冷却内箱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拆卸或安装。

11、通过第二通孔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储能集装箱外侧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减少了操作步骤,提升了维护效率。

12、进一步的,在所述辅助冷却内箱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在所述辅助冷却箱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道,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对应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辅助冷却内箱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安装或拆卸。

13、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道和/或第二滑道配合导向,实现所述辅助冷却内箱的顺利安装或拆卸。

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滑槽靠近辅助冷却箱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

15、所述导向槽呈逐渐扩口的结构设置,该设置可以在辅助冷却内箱实现快速导向定位配合,提升了辅助冷却内箱的安装速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室外机、冷凝水收集管和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冷凝水收集管连接,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至少用于将部分冷凝水输送至室外机中,并排放至室外机的换热器翅片上,所述辅助冷却装置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管和/或集水箱的下侧,所述辅冷支管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管和/或集水箱连接。

17、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将原本要直接排出储能仓外的冷凝水排放到室外机的换热器翅片上,由于冷凝水温度较低,以及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显著地提升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室内机的制冷效率,实现辅助制冷。

18、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导水管路和水泵,所述导水管路的第一端与集水箱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室外机中,所述导水管路用于将集水箱中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室外机中,并排放至室外机的换热器翅片上,所述水泵设置在导水管路上,用于驱动冷凝水向室外机方向流动。

1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如上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

20、所述储能集装箱与上述辅助冷却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辅助冷却装置及储能集装箱具有以下优势:

22、1)通过辅助冷却装置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储能仓内的制冷效果,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23、2)通过可抽拉的辅助冷却内箱的设置,使得用户无需打开集装箱,在集装外侧即可更换添加新的制冷材料,显著提高了其使用便捷性;

24、3)通过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置,可以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将储能集装箱中的冷凝水收集并输送至室外机的换热器翅片上,可以显著地提升高温环境下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了能耗,也避免了空调器出现高温保护停机,使得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够正常运行,对室内机起到了相应的辅助制冷效果,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5、4)通过可抽拉的滤网组件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室外换热器被脏污,保证其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便于过滤网的清洁更换;

26、5)通过滑动盖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外部杂物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储能仓内部,保证了其内部空间的整洁性;

27、6)本技术提供的辅助冷却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对冷凝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冷却装置,用于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下侧,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包括辅助冷却内箱(520)、辅冷支管(530)和阀体(540),在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中设置有可更换的制冷材料,所述制冷材料在遇水时吸热制冷,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二端用于将冷凝水导入辅助冷却内箱(520)内,所述阀体(540)设置在辅冷支管(530)上,用于控制进入辅助冷却内箱(520)的冷凝水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还包括辅助冷却箱(510),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冷却箱(510)连接,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辅助冷却箱(510)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储能仓内部拆卸,和/或,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外侧拆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冷却箱(510)上设置有连接耳(512),所述辅助冷却箱(510)通过连接耳(512)固定设置在储能集装箱箱体(100)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00)的外壁上对应辅助冷却箱(510)设置有第二通孔(130),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30)拆卸或安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上设置有第一滑槽(523),在所述辅助冷却箱(510)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道(511),在所述第二通孔(130)中对应设置有第二滑道(131),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通过第一滑道(511)和第二滑道(131)安装或拆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槽(523)靠近辅助冷却箱(51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52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室外机(300)、冷凝水收集管(700)和冷凝水处理装置(400),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400)包括集水箱(410),所述集水箱(410)与冷凝水收集管(700)连接,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400)至少用于将部分冷凝水输送至室外机(300)中,并排放至室外机(300)的换热器翅片上,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设置在冷凝水收集管(700)和/或集水箱(410)的下侧,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管(700)和/或集水箱(410)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400)还包括导水管路(420)和水泵(440),所述导水管路(420)的第一端与集水箱(41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室外机(300)中,所述导水管路(420)用于将集水箱(410)中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室外机(300)中,并排放至室外机(300)的换热器翅片上,所述水泵(440)设置在导水管路(420)上,用于驱动冷凝水向室外机(300)方向流动。

10.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冷却装置,用于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的下侧,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包括辅助冷却内箱(520)、辅冷支管(530)和阀体(540),在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中设置有可更换的制冷材料,所述制冷材料在遇水时吸热制冷,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一端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二端用于将冷凝水导入辅助冷却内箱(520)内,所述阀体(540)设置在辅冷支管(530)上,用于控制进入辅助冷却内箱(520)的冷凝水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装置(500)还包括辅助冷却箱(510),所述辅冷支管(530)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冷却箱(510)连接,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辅助冷却箱(510)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储能仓内部拆卸,和/或,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从储能集装箱的外侧拆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冷却箱(510)上设置有连接耳(512),所述辅助冷却箱(510)通过连接耳(512)固定设置在储能集装箱箱体(100)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00)的外壁上对应辅助冷却箱(510)设置有第二通孔(130),所述辅助冷却内箱(52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30)拆卸或安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九军慈松李志民司呈恪刘容成张忠文王建强宫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