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德群专利>正文

独挺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3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挺索,系一种涉及藉钢索之柔韧特性,而作为建物内部结构之部分;用此来解决先前建物仅单纯靠钢筋、钢板、在遭遇强震时,其新柱或旧柱与新梁接头处,及大板块悬空处常致生瞬间坍塌问题。其作法:在通常设计钢筋钢板等钢材结构中,额外加添缠绕或穿梭钢索,并连结整个建物各部位;有效提升了整体建物抗震韧性。或者,系以钢索连结新地梁群及新桩柱群,使旧桥桩柱之基础变的够大够深够稳。或者,系用钢索连结新地梁群及新桩柱群,使旧桩柱之基础变的足够广大;因其增添杠杆作用,而得控管杆身弯折度;且因其快速分散吸收传导震动能量,而大幅减低震动强度,至零破坏力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一种以「钢索」作为建筑物内部防震断装置及其运用。如甲、通常用在大楼及水坝等建物,其结构RC就是钢筋 混凝土,SC就是钢骨混凝 土,SRC就是钢骨钢筋混土。依目前技术所生问题是历经强烈地震之3D角度高频率高扭 力之急速乱拉扯又回挤时,常使钢材内部分子间,经此剧烈扭曲运动,而使部分建物生瞬间 坍塌结果。尤其梁柱接头处,或长距离广大面积楼板悬空处等最快坍塌。究其失误原理a 钢骨或钢筋,其特性是既经弯曲后,须经极高温软化,才能做无伤害性回复;若于常温下,强 硬做往复弯曲再回复之动作时;则必生高温,再生裂痕终至解离。b钢板或钢筋建材,皆受 运输上长宽限制,故出厂前先切割成零零落落;再在工地做组合;其方式不外乎先重迭钢 筋钢板,再用细铁丝捆绑,或焊接,或藉螺丝锁紧等等。;则难免留下肉眼难以察觉之瑕疵; 在遭遇强震时,混凝土先出现无数大小裂痕,而让酸雨有渗入管道致腐蚀钢材使其由粗变 细又因此化学变化,而滋生强大膨胀压力,进而推挤混凝土结构,至加大及加深裂痕,日久 恶性循环后,倘再遭遇强震,即瞬间崩坍;致无逃生机会而伤亡。乙、就早期桥梁之「桥墩基 础部分」之现况问题因当时财务、技术、设备欠足,或因河床尚未采砂而够稳固,故其桩柱 普遍呈现出「短、浅、小」现象,如今河床因采砂超限,致面临着桥墩裸露严重,倘再遭遇激流 必掏空过度,而动摇旧桩柱,终必不支坠落而成断桥,连带众多用桥人车掉入滚滚激流中, 一去不复返;如后丰、里港、屏东等断桥事件穷出不穷,因而严重困扰广大用路人,动摇地方 领导地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等。而先前
系是先剥去桩柱表皮后焊接钢筋 等,然而焊接高温易爆裂,而破坏桩柱强度,或焊接点不足以借力,致难以负荷而脱落…;故 该项「补强旧桥墩之技术」,倘若「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则纵很新之桥梁,在「桥墩裸露进而 生位移续扩大,而列危侨」之时;无疑惟剩「拆除重建」一途。如新埤大桥等,一座接着一座 被拆除重建。丙、就缆车桩柱部分之问题「为视野上之追求,必须建立于瘦弱山朞上,故先 天上桩柱系坐落于极严苛地质条件上,如万里长城般;又因运转或风力或地震等交互作用, 造成桩柱「过度摇晃」坡土等现象;而滋生周边基础土石逐渐松散坍方,日久致桩柱失去应 有支撑,终须如台北市猫缆T16柱般,被迫移杆以暂时解决坍方问题。
技术介绍
钢索,含普通钢索、不锈钢索或镀锌电杆钢索等,在运输上,单条单卷长度达公里 以上;钢索特性具「一体成形无接头、得随意卷屈施工方便、能耐高频率高次数高角度高 扭力之弯折冲击」等。其得在「单条」,「单一接缝」,「缠绕方或圆物之周围」,「或穿过、经 过」其梁或柱或楼板之钢筋网束等,而连贯或环绕整层楼一圈;遂完成一个「不容许个别独 自分离的稳固抗震建物结构」之任务。此工程效果「系为钢筋与钢板,永远所不能及的」。 究遭遇强震是否骤然崩坍,核心关键在于「梁与柱接头处之材质,是否能抵抗地震时之高 角度高次数高频率高扭力之弯折扭屈」。其特质上正好像我们骨关节上之「韧带」一般韧。 兹作下列材质试验玻璃棒、块,在常温下稍弯曲便碎裂;但同一成份重量,但经溶化抽成 丝状,再成发束状后,纵遭遇像强震般之高角度高次数高频率高扭力之弯折扭屈」,仍能保全如初。由此可知,同一成份,其对相同之高角度高频率高扭力,而被折断时之次数,与其剖 断面积,恰成反比」。尚有,高速轮胎内部抗高压结构物,是钢索;其面临长时间、高压力、高 频率、高角度扭曲之状况;决不亚于强震时建物内部状况。同理可证,钢索之特质,应完全符 合梁与柱接头处之「韧」的需求。惟工程界迄今尚无人发现并实行,殊为可惜。故为保障广 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增强国力起见;贤明政府,似应全力推广此种建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甲、对大小楼房及水坝方面即「全部梁与柱重要接头处,或大面积楼板悬空处, 于未灌浆前用钢索,穿梭于钢筋束、网之旁,或缠绕或逐一穿过预设钢板诸多孔洞中或其间 隙,使整个建物像被同一条钢索紧紧捆绑;使任一部位皆难以因强震而单独脱离或崩落。 乙、对旧桥桩柱方面系旧桥桩柱先以盐酸洗至石骨裸露,其次用高压水洗净,接着用钢索 先缠绕该桩柱周围一圈,再逐一穿过「地梁诸多预设钢板孔洞中」、或缠绕「钢筋束」,之该 新柱并达n圈次,务必使「旧桩柱与新梁新桩柱」紧密结合至欲向任一方向均无可脱离或延 展或移动,达完整借力与传力之阶段;而新梁再与新桩柱结合之作法则相同于甲,最后灌浆 完成。丙、对旧缆车桩柱之方面其作法则与乙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索独挺,共分『甲、结构及乙、方法』两区块。即本专利技术 以「钢索」作为四种建筑物之梁与柱与板等之内部《结构》方面;以及其施行《方法》(细 节步骤)方面。故包含当使用在1、大小楼房、2水库、水坝等时;在甲①、《结构》特征系于 通常设计之梁或柱或楼板,之钢筋网、束或各型钢板上,『额外增添一条以上之钢索,使永远 的依附在钢筋束周围、间隙或穿过钢板孔洞或一侧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等,并隐 藏在混凝土中』。功效系在遭遇强震时,它能藉其既长又韧之特性,而有效的解决了 『单 纯钢筋或各型钢板之「接头密布,或本身过于刚硬,一旦遭遇强震时,「接头处便易脱离,或 易被折断」,致建物瞬间坍塌,至众人死伤』问题;此系先前亟待解决而无法解决之难题。乙 ①、《方法』特征系于重要梁、柱、板之联结部份,须以同一条钢索来回缠绕或经过n条或n 圈;且「重要柱」宜作半圈以上之缠绕;即缠于钢筋束或H型等钢板周围或置于侧,或穿过钢 板之预设孔洞中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而「梁或板部分」则钢索系交错穿插于钢 筋网、束等之中或下。终使整体建物,像被同一条钢索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最后灌浆。功效:纵「钢筋或钢板」全被震断后,残余钢索,仍能『独自挺住该残破的建物于不坠,故命名索独 挺』。有助民众在强震中安全撤离。又,像轮胎内层因埋藏了钢索,而使其更耐「久操」;同 理,钢索它使建物耐震,不虞撕断。3、为拯救旧有短小薄弱之桥墩基础时;甲②、《结构》特 征系桥面外之上下游两侧,新植既深又巨之地桩群,且靠其支撑着新地梁群与桥身重量和 起稳定作用。而各新地梁又各分别以『钢索』连结于,同一排的各个旧地桩之单独一侧或两 侧上;功效『使旧桥基础由薄弱变成稳固』;如嫌支撑力仍不足时,还得将部分新桩柱增高 至近桥面,再藉各点各角度钢索,斜吊着新地梁,「连撑带拉,助衡平」。乙②、《方法》特征 a先挖开表土,使全部旧地桩之部份及新地梁预定地部分裸露;b再以浓盐酸洗至桩柱外层 之石骨外露止,并以高压水柱洗净;c以H型钢板或钢筋束等作新地梁,以钢索逐一缠绕旧 桩柱,并穿过新地梁上之预设各钢板孔洞或钢筋束或孔隙或缠绕或并置于侧,使各个「新地 梁与旧桩柱」,藉n条钢索缠绕n圈等,而作成永久连结;d而「旧柱另一侧」作法亦相同;e 各支「新地梁两端」分别各与两端之「新地桩群顶端」做连结,其作法与乙①、相同;f部份新地梁得裸露于新地桩群混凝土之外侧,包含未来所需连结之长度与孔洞,并用油漆等作保 护,以预留桥梁扩建之用;g终呈现出单层或多层及相互平行之H型钢板或钢筋网等,所形 成之新地梁组,分别架设在两侧之新地桩群头顶上。h若嫌支撑力道仍不足时,得将桥左右 两侧各一支新地桩增高至略低于桥面;再分多支长短斜形钢索,分别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挺索,其特征在于:系于通常设计之梁或柱或楼板,之钢筋网、束或各型钢板上,额外增添一条以上之钢索,使永远的依附在钢筋束周围、间隙或穿过钢板孔洞或一侧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等,并隐藏在混凝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独挺索,其特征在于系于通常设计之梁或柱或楼板,之钢筋网、束或各型钢板上,额外增添一条以上之钢索,使永远的依附在钢筋束周围、间隙或穿过钢板孔洞或一侧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等,并隐藏在混凝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挺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种类包含不绣钢索、普通钢 索、镀锌钢索、电线用镀锌钢索等,应就施工环境之需要而改变。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挺索使用方法系于重要梁、柱、板之联结部份,须以同一 条钢索来回缠绕或经过η条或η圈;且重要柱宜作半圈以上之缠绕;即缠于钢筋束或H型 等钢板周围或置于侧,或穿过钢板之预设孔洞中;而梁或板部分则钢索系交错穿插于钢筋 网、束等之中或下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而钢筋、钢板等采焊接或不焊接;终使整 体建物,像被同一条钢索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最后灌浆。4.一种独挺索,其特征在于系桥面外之上下游两侧,新植既深又巨之地桩群,且靠其 支撑着新地梁群与桥身重量和起稳定作用;而各新地梁又各分别以『钢索』连结于,同一排 的各个旧地桩之单独一侧或两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挺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种类包含不绣钢索、普通钢 索、镀锌钢索、电线用镀锌钢索等,应就施工环境之需要而改变。6.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挺索棚方法:a先挖开 ,使全部旧地桩之部份及新地梁预定 地部分裸露;b再以浓盐酸洗至桩柱外层之石骨外露止,并以高压水柱洗净;c以H型钢板或钢筋束 等作新地梁,以钢索逐一缠绕旧桩柱,并穿过新地梁上之预设各钢板孔洞或钢筋束或孔隙或缠绕或 并置于侧或如目前已知之各种结绳方法,使各个新地梁与丨日桩柱,藉η条钢索缠绕η圈等,而钢筋、 钢板等采辉接或不焊接;而作成永久连结;d而旧柱另一侧作法亦相同;e各支新地梁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德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德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