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28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顶部贴合有外壳,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加工有散热口,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连接有遮挡结构,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板,通过固定结构中配合第一圆板带动直杆向外侧移动,直杆带动凸板进入圆筒的内部,同时凸板对压缩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将外壳放在底板的顶部,随后松开曲杆,压缩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凸板向内侧移动,使凸板的内侧与外壳的外壁下方圆口相插接,无需逐一控制固定结构和增加操作人员,降低了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就是对工作中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进行隔离保护,既保护电机又保护人类。

2、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8888261 u”的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

3、置,本技术通过拉动拉杆使固定销进入外壳的内部,将壳体放置在底座的顶部,松开拉杆使伸缩弹簧推动固定销卡入固定座的内部,将底座与壳体组合固定,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易于组合功能 ,便于快速的将装置的多组零件组合固定,减少组合装置所损耗的时间,同时无需工具的配合,提高了此装置的便捷性,但是在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组装式为了保证稳定,采用了多点位安装结构进行固定,虽然通过弹性卡接便于拆装,但是固定的点位太多,需要操作者逐一进行拉动定位,浪费时间,或者多名操作者同时拉动浪费人力,导致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使用成本较高或工作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降低了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顶部贴合有外壳,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加工有散热口,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连接有遮挡结构,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板。

3、为了进一步完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圆筒和直杆,所述圆筒的底部外侧与支架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圆筒的外侧与直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的内侧固接有凸板,所述直杆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板的外侧和圆筒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直杆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外侧固接有曲杆。

4、进一步完善,所述凸板的内侧与外壳的外侧下方圆口相插接。

5、进一步完善,所述底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与支架的底部相固接。

6、进一步完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横杆和挡板,所述横杆的外壁与支撑板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横杆的内侧与挡板的外壁相固接,所述横杆的外侧固接有第二圆板,所述横杆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的内侧和支撑板的外侧相固接。

7、进一步完善,所述挡板位于外壳的外壁散热口上方。

8、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固定结构中配合第一圆板带动直杆向外侧移动,直杆带动凸板进入圆筒的内部,同时凸板对压缩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将外壳放在底板的顶部,随后松开曲杆,压缩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凸板向内侧移动,使凸板的内侧与外壳的外壁下方圆口相插接,无需逐一控制固定结构和增加操作人员,降低了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的顶部贴合有外壳(5),所述支架(4)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2),所述外壳(5)的前后两侧分别加工有散热口,所述外壳(5)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内壁连接有遮挡结构(3),所述外壳(5)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圆筒(201)和直杆(202),所述圆筒(201)的底部外侧与支架(4)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圆筒(201)的外侧与直杆(202)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202)的内侧固接有凸板(203),所述直杆(202)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204),所述压缩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凸板(203)的外侧和圆筒(20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直杆(202)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圆板(205),所述第一圆板(205)的外侧固接有曲杆(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凸板(203)的内侧与外壳(5)的外侧下方圆口相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与支架(4)的底部相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遮挡结构(3)包括横杆(301)和挡板(302),所述横杆(301)的外壁与支撑板(6)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横杆(301)的内侧与挡板(302)的外壁相固接,所述横杆(301)的外侧固接有第二圆板(303),所述横杆(301)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304),所述扭力弹簧(3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板(303)的内侧和支撑板(6)的外侧相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板(302)位于外壳(5)的外壁散热口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的顶部贴合有外壳(5),所述支架(4)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2),所述外壳(5)的前后两侧分别加工有散热口,所述外壳(5)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内壁连接有遮挡结构(3),所述外壳(5)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多个连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用电机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圆筒(201)和直杆(202),所述圆筒(201)的底部外侧与支架(4)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圆筒(201)的外侧与直杆(202)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202)的内侧固接有凸板(203),所述直杆(202)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204),所述压缩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凸板(203)的外侧和圆筒(20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直杆(202)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圆板(205),所述第一圆板(205)的外侧固接有曲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栋杨晔高伟王立春吴琼高卓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财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